近期,中美关系出现缓和的迹象。美国国会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率团访华,得到中方的高规格礼遇。此前,中美两国还成立了经济、金融工作组,旨在加强经济领域沟通。
但另一方面,美国官员近几周对中国发出警告,称预计本月就会更新限制向中国出口半导体和先进人工智能芯片的规定。
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政府将在去年10月出台规定的基础上,新增限制条文并填补漏洞。
为什么事实证明了制裁效果有限,美国政府依然坚持这条路?如何看待美国目前对华策略?美方的哪些话能信,哪些不能信?
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联合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微信公众号:人大重阳)推出“全球治理大家谈”栏目。美国《地缘政治经济报告》创始人、外交政策专家贲杰民(Benjamin Norton)就中美关系、“一带一路”倡议等与记者进行了分享。
美国的目标已悄然改变
知事:美国在半导体领域限制中国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即便如此,在美国的芯片封锁下,中国企业华为今年仍然推出了新手机,搭载的是中国自研芯片。这是否可以证明美国对华“科技战”失败了?
贲杰民:首先我们需要看清,美国在这场“科技战”中的目标到底是什么。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曾明确表示,华盛顿的目标是阻止中国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一个彻底的失败。
美国实际上承认了无法完全阻止中国的技术进步,所以现在的目标是保持领先地位,让中国始终位于身后。
这就是美国的虚伪之处。虽然美国经常强调竞争的意义,但美国公司对来自中国同行的竞争却持抵制态度。这些美企中有不少都得到了美国政府的补贴,与华盛顿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美国这些禁令的根本目的是阻止中国公司同美国公司竞争,本质上是操纵游戏规则,阻止公平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