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脱钩”不可能,所以美国根据实际来调整政策,又开始宣扬“去风险”的概念。
虽然美国和欧盟都在讲“去风险”,但含义是不一样的。欧洲的“去风险”主要指的是分散投资,如果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篮子破了,鸡蛋就都破了,所以要分散风险。
而美国讲“去风险”,主要还是一个权宜之计,“脱钩”一时达不成,那就把时间段拉长一点。
我个人觉得,美国提出“脱钩”完全是行政当局一厢情愿的计划,欧洲方面提出“去风险”则更注重企业的需求,如果是企业层面的“去风险”,是可以理解的。
但如果像美国现在这样,“去风险”与“脱钩”本质上都一样,我也乐观地认为,美国不会成功的,还是会像“脱钩”一样最终失败,并且要付出高昂的成本。
“三个回归”应对美国妖魔化
知事:您指出,如果中国也搞“认同政治战”,中美关系必然陷入恶性循环,那么中国又该如何应对?
郑永年:我举个例子,就像两个人吵架,如果一个人说假话来诬陷你,而你也反过来诬陷和妖魔化他,那矛盾就会不断升级。
美国妖魔化我们的时候,我们当然要反对,但我也一直强调“三个回归”——回归事实,回归科学,回归理性。我们没有必要跟着美国互相叫骂。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美国和日本一直在妖魔化“一带一路”倡议,但是“一带一路”倡议好不好,不是美国说了算的,不是七国集团说了算的,而是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说了算,所以我们没必要总是盯着美国。
我们一直都在说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中国从一穷二白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去年已达到近13000美元,实现了8亿多人口脱贫。这里面的任何一个数据,都是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我们的经验故事这么好,不需要跟着美国叫骂。如果美国搞“认同政治”,我们也跟着搞“认同政治”的话,实际上就掉入了它的陷阱,被牵着鼻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