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从中长期角度看,这次事件对内塔尼亚胡的执政利弊如何还不好说。毕竟以色列付出了如此惨重的损失,现在国内一些反对派势力也在强调追责。如果事后开展的调查评估发现,内塔尼亚胡在强行推动司法改革、导致国内社会撕裂的背景下,对国家安全问题有重大的疏忽或过失,这位自1999年以来的以色列政坛“不倒翁”,他的政治命运有可能面临终结。
此外,对这次袭击事件的调查也可能引发以色列国内对安全政策的反思,哪怕已经武装到牙齿,以色列也无法完全解决自身面临的安全问题。面对数量如此之多的火箭弹,他们津津乐道的“铁穹”防空系统也彻底瘫痪了。以色列未来应思考究竟该如何重塑自身的安全观,是与巴勒斯坦继续对抗,还是寻求通过对话与和解来保障安全?
至少近年来,以色列对这个问题的态度可以说是偏执、固执到了极点,即不断地通过壮大自身力量、靠拳头说话来保障安全。而正如这次袭击所体现的,这样一种安全观无法解决以色列的安全问题。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形容10月7日是以色列“最黑暗的一天”
观察者网:这次对以色列的大规模袭击同美国的中东政策有何关联?
刘中民:过去历届以色列同阿拉伯国家的战争中,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是毫不动摇,以色列也是收到美国对外援助最多的国家。尽管目前在俄乌冲突问题上,美国为援助乌克兰已经承受了非常大的压力,但以色列依然是美国在中东不可或缺的盟友,因此,美国肯定会向以色列提供各种支持与援助,不管是道义、政策层面,还是经济军事层面的援助。
然而,支持以色列很容易,但在中东地区政策或战略层面,美国一方面需要从中东抽身,一方面希望实现中东局势的相对稳定,如何处理这样一对目标间的矛盾确实是美国目前面临的比较大的困境。最近三年来中东国家间的“和解潮”,实际上同美国降低干预力度有比较大的关系。但是另一方面,美国又不甘心区域影响力落后俄罗斯与中国,这在俄乌冲突的问题上已经得到了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