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决定从中东抽身的美国就俄乌冲突问题寻求盟友支持时,实际上美国的中东盟友是“不给力”的。不管是石油增产的问题还是对俄乌冲突站队,沙特等中东石油国家都没有遵循美国的要求。因此,美国既想减少投入,又想要稳定中东,还要排斥俄罗斯、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上升,这是美国近年来中东政策问题的症结,它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个平衡。
所以我们看到,今年以来,美国又做出了一些看似回归中东的动作,包括提出建立“印欧经济走廊”计划,明显有对冲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影响力的意图。美国试图促成沙特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也是想要抓住盟友。
最近几天以色列遇袭的新闻占据了头条,而10月5日叙利亚霍姆斯军事学院发生的爆炸袭击事件反而没有引发太多关注。但这次爆炸已经造成近130人死亡,是很严重的恐袭事件。前几天,美国又在叙利亚上空把土耳其的无人机打了下来。虽然目前还无法判断一系列事件的原委和内在逻辑联系,但是短期看,美国显然有再度搅动叙利亚局势的动作。
这次巴以冲突背后最重要的外部因素,就是美国试图强推《亚伯拉罕协议》。美国是巴勒斯坦问题被边缘化最大的外部责任者,美国提出把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和以色列同阿拉伯国家关系正常化的问题分开,搞“双轨制”,也就是阿拉伯国家可以在不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前提下,同以色列实现关系正常化。事实证明,这条路走不通。哈马斯毅然决然发动这种程度的攻击,实际上就是对美国双轨制政策的绝望反应,也是美国强推《亚伯拉罕协议》政策失败的一个结果。
反过来说,这也证明了中国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的一贯政策主张是靠得住、正确的。实现中东地区和平与公正地解决巴勒斯坦问题这两件事分不开。
围绕巴勒斯坦问题,中国始终坚持“两国方案”,支持按照1967年的边界,也就是根据联合国安理会第242号、338号决议,建立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当然中国也强调了政策的这种平衡性,以色列的生存权利也应该得到保障。
当前巴以问题困境的一个症结是,随着双方之间上演冲突的恶性循环,加上美国的政策越来越朝偏袒以色列的方向发展,导致政治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中国也看到了问题的复杂性,这不是靠某一方的意志把一个方案强加给巴以双方就能够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