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三国领导人在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期间举行早餐会,中日韩三国合作机制由此启动,并在首尔设立秘书处,以便沟通。过去24年里,三国举行了8次领导人会议和9次外长会议,建立了21个部长级会议和70多个对话机制,贸易额从1999年的1300亿美元增至超过8000亿美元,三国合作逐渐从“潜力股”走到“绩优股”,在亚洲乃至世界经贸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2019年8月21日,三国在北京举行了第九次中日韩外长会。同年12月24日,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四川成都举行,时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时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与时任韩国总统文在寅共同出席会议,并于会后发表了《中日韩合作未来十年展望》,通过了“中日韩+X”早期收获项目清单等成果文件。此后3年,这一机制陷入“停摆”。
今年以来,中日韩三国都曾公开表示希望机制能够重启。日本《产经新闻》注意到,最期盼三国合作机制恢复的是韩国总统尹锡悦。他在今年3月16日的日韩领导人会谈上,就已经表达了早日恢复三国领导人会谈的重要性。
中方也作出积极回应。7月初,中日韩合作国际论坛在山东青岛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在开幕式上表示,站在时代的十字路口,中日韩三方应当保持战略定力,把握时代潮流,汲取历史智慧,坚定维护三国合作的正确方向。
王俊生表示,韩国作为今年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的主办方,需要拿出具体的行动释放诚意,创造条件,让中国总理顺利访问韩国。
作者丨朱恩地,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
编辑丨刘立平,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编
排版丨丘慧,深圳卫视直新闻编辑(责任编辑:傅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