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粮食不安全”,更多要“靠自己”
印度《德干先驱报》刊文分析说,本世纪以来,世界已经历3次大的粮食价格上涨,分别为2007年至2008年、2010年至2011年和2021年至今。根据世界银行最新粮食安全数据,约4/5低收入国家和超过90%的中低收入国家将遭遇超过5%的年度粮食价格上涨。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23年全球风险报告》认为,粮食危机将是全球未来两年最严峻的威胁。由于各国农民逐渐转向种植经济作物,过去5年全球粮食种植面积已减少约30%。
如何主动应对粮食安全问题是相关国家要考虑的问题。以印尼为例,在今年2月27日举行的2023年印尼粮食安全论坛上,有专家强调,该国粮食安全面临着气候变化、流行病、地缘政治、人口增长但农民减少、种植面积减少等一系列挑战。有专家建议印尼政府应修复受损的灌溉系统、通过提供灌溉水泵和抗旱水稻种子来优化国内水稻生产。还有学者建议,过度依赖大米不利于国家经济和稳定,因此需要通过食物多样化减少对大米的依赖。此外,印尼应在耕地有限的情况下提高农业集约化程度。
印尼农业经济协会顾问委员会委员、贸易部前副部长巴育8月13日表示,今后禁止粮食出口的事情会经常发生,因为各国都将优先考虑国内的粮食安全,泰国、越南很有可能为了国内利益也“被迫”限制大米出口,印尼必须预见到这一点。巴育认为,应对大米主要出口国保护政策的影响乃至粮食安全问题,还是要靠印尼自己,政府应维持或者提高农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实际上,印尼政府近年来在加强粮食安全方面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如在农业部下设粮食安全局和物流局。粮食安全局制定了粮食安全和脆弱性地图以预测粮食脆弱性和不安全性,还出台了多项确保粮食安全的计划。物流局建立了大米储备和流通机制,确保大米价格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