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阿拉山口站编组场内出入境中欧(中亚)班列及其他货运列车集结等待出发。图自新疆日报龙证宇摄
实际上,这一现实观察与瑞士洛桑大学马丁·穆勒(Martin Müller)教授早在新一轮乌克兰危机之前就提出的“全球东方”概念,在内涵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吻合。穆勒撰文批评冷战后习惯将世界划分为全球北方和全球南方作为思考全球差异的公认方式之一,他认为这种二元对立忽视了那些处于南北之间的国家,因此有必要引入术语“全球东方”,并将其视为更具包容性但未定型的概念(Müller M.In Search of the Global East: Thinking Between North and South.Geopolitics.2020. Vol.25. №3. pp.734–755)。
对中亚国家而言,如果能够抓住正在加速到来的“亚洲世纪”的历史机遇,并成为“全球东方”的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中亚国家充分利用全球经济和政治结构调整所带来的机遇,提升应对外部挑战的能力,也有助于中亚加强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各国之间的联系与合作。
(本文作者杨雯晶为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责任编辑:傅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