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值得一提的是,自奥巴马时期以来,俄亥俄州在历次选举中都倾向于共和党,此次事故也呈现出民主党白宫与共和党俄亥俄州之间的较劲。民主党强调,美国总统拜登第一时间就知道列车脱轨事故并致电俄亥俄州州长,询问是否需要帮助,但被州长拒绝;而共和党声称,州长每天都在联系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但该部门却表示,俄亥俄州没有资格获得灾难援助,因为氯乙烯泄漏不是传统灾害。撕来扯去,这边作秀,那边甩锅,“毒火车”俨然成了一个新的政治“走秀台”“角斗场”。至于事故到底应该如何处理,民众的安全与健康怎么保障,谁又真正在乎呢?
作秀与攻讦、冷漠和延宕背后,展现出的是治理的失序、失能。近些年,美国政党政治极化愈演愈烈,两党大佬们失去了对基本内外政策专业且理性的讨论,陷入了“身份政治”与“文化战争”的撕裂与对峙中。无论是长期社会痼疾,还是短期应急处置,谁承认错误、反思问题,谁痛下决心、出力解决,谁就会陷入被动,乃至丢失金主支持以及选民选票。一个极为讽刺的对比是,对于拨款救助俄亥俄州类似的事故,特别是在要不要花更多钱在环境问题的救济上,国会中有不少反对的声音,称美国已经突破了债务上限。可另一边呢,F-22战斗机打下一枚无害“气球”的花费,就高达40万美元。说到底,极化对抗简单易行,还落个选票满满,谁还管背后洪水滔天?
美国政客失德、治理失序、政治失能,苦的是美国民众。美国历史学家查尔斯·比尔德曾形容美国政治是“一伙资本家投机商成功哄骗普通民众接受一个有利于少数显贵的政体”。今日再看,可谓一语中的。(责任编辑:傅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