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旸:“欧盟战略自主”一词最早出现在防务军工领域,旨在推进欧洲自身的防务建设和共同安全建设。随后,欧盟的战略自主政策也往往围绕防务领域而展开,防务联盟建设每前进一小步,都被视为战略自主前进一大步。可见,欧盟深知,没有实力就谈不上战略自主,因而千方百计寻机补强军事短板。但在当今国际格局中,欧盟却面临着实力相对下滑的窘境。欧盟成立之初,拥有世界1/4的财富,雄踞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如今其经济总量却已滑落至世界第三位,且未来20年,其国民经济生产总值持续下滑的趋势不可挽回。不论20年后欧盟能否支撑预想中的军费开支而不影响国民福利,其以经济贸易为基础的软实力也将大打折扣。到时,欧盟战略自主恐怕“没有金刚钻,揽不成瓷器活”。
崔洪建:实际上,自冷战结束后至2015年前这段时期,欧盟基本上是一个向外扩张的状态,没有边界意识。那一时期,随着欧盟的影响力不断提升,欧盟认为,自己明天的边界肯定会在今天的边界之外。2015年前后,欧洲爆发严重的难民危机,欧盟不得不从扩张态势转入防御态势,努力守好边界。此外,英国脱欧和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原则给欧盟带来很大刺激。
在这种背景下,欧盟认为仅凭自己所谓软实力为主的能力结构,不足以应付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和千头万绪的内部问题,必须以安全防务为抓手加强硬实力建设。但在防务安全方面,欧盟战略自主的长远目标和能力短板的矛盾非常突出。俄乌冲突打乱了欧盟在防务安全自主方面按部就班的节奏,更暴露了在防务安全领域能力短板的致命性。欧盟此前给自己定了一个很高的目标,要做国际安全的提供者。但现在看来,欧盟这个目标定得过高了,连自身和周边的安全都维护不了,遑论为世界其他地区提供安全。在安全能力建设上,欧盟有动机有想法有需求,却没有一个很好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