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抢占道义上的制高点
在俄乌冲突中俄罗斯先发制人,闪击乌克兰,意欲以雷霆手段在极短时间内迫使乌克兰就范。但始料不及的是乌克兰完全没有按照普京导演的剧本下场,而是采取坚决的抵抗策略对俄罗斯军队给予无情反击、愈战愈勇,致使俄罗斯军队一度攻无所破,损兵折将、举步维艰,持续呈胶着和拉锯状态。为了不伤及平民,冲突后不久俄罗斯还专门成立了乌克兰人道主义响应和协调指挥部,多次单方面开放通往俄罗斯的人道主义通道,同时也积极和乌克兰方面协商后确定其他方向的通道,确保平民和外国国民有组织地撤离。从而在世界上树立了仁义之师的形象,积极抢占道义上的制高点。进入九月份,乌克兰军队开始反击,不断收复领土。据海外多家媒体9月10日报道,从巴拉克列亚和哈尔科夫州的库皮扬斯克两个重要城市开始,到哈尔科夫州约30余个定居点,乌军用了仅3天时间就把俄罗斯军队赶入了顿涅斯克境内。尽管如此,外界注意到,俄罗斯也没有采取狂轰乱炸,始终保持高度克制,将目标锁定在军事目标上。即使在9月26日,“北溪”天然气管道、10月8日克里米亚大桥被炸之后,俄罗斯的报复行动也仅局限在对乌克兰境内大桥、公路、发电站、能源厂等民用基础设施,并没有对居民和政府办公楼房进行无差别的直接打击。上述种种至少到目前来说,普京在世人面前展现出了足够的忍耐、理智与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