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索沃太平过吗?
科索沃地区这种长期笼罩在危机阴霾下的局面要追溯到1999年的北约轰炸南联盟(其合法继承者则是塞尔维亚)。1999年6月9日,南联盟与北约领导下的所谓维和力量(KFOR)签署《库曼诺夫协议》,规定南联盟需解除所有武装部队并撤出科索沃地区,维和力量则“被授权采取一切必要行动,以便为所有该领土上的公民建立及维持安全环境”。
该协议签署仅仅一天后,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第1244号决议,直到就该省的最终地位达成政治解决方案前,该协议将一直具有法律效力。
1244号决议一些重要条款
但是,整整23年过去,最终协议却连影子也没见着。而以北约为首的国际力量,虽然陆陆续续加起来总共派了近五万士兵到当地主持维和行动,但他们却在默许甚至怂恿分裂主义势力闹事,各种冲突开始频繁发生,让22万塞族和非阿族被驱逐乃至沦为难民。
他们还纵容阿族焚烧破坏塞尔维亚在科索沃的超100个东正教名胜古迹和纪念碑。最激进的一次反塞浪潮发生在2004年,当时激进的阿族示威者发起了新一轮对塞族的种族清洗,杀害了28个塞族人,伤亡人数超过1000人,超4000人被迫逃离家园,35座教堂和文化类建筑被强行摧毁。
科索沃地区东正教堂分布(上)科索沃阿族拔除教堂十字架(下)
2008年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之后,西方国家紧接着立马就承认了他们的独立,并通过游说甚至胁迫等手段迫使世界上的其他一些国家承认科索沃的所谓独立地位。
在此后的十余年时间里,他们并没有致力于在对话原则的基础上推动科索沃问题的解决,而是通过政治、外交和经济等手段胁迫塞尔维亚放弃占全国17%的领土。更进一步,他们甚至要求塞尔维亚必须允许所谓独立后的科索沃加入各类国际组织,而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曾轰炸过塞尔维亚的北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