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冷战以来,美国的确表现出似乎更擅长战争与破坏,而非发展与制造,我们可以调侃美国,但一定不能轻视美国实业立国的传统。从共和民主两党支持的“基础设施法”到“芯片法案”,我们往往过于关注其中攻击中国的那部分,而忽略了拜登政府正在将重塑美国的“制造业帝国”打造成为一项具有全社会共识的基本国策。
那么从务实的角度来说,“印太经济框架”的直接目的根本不需要与中国脱钩,美国的目标不是惹众怒,让印太各主要经济体不挣钱,而是让和美国一起挣钱显得更诱人,让和中国一起挣钱显得更麻烦。比如说美国一边在国内对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下一代制造业所依托的基础技术上进行近万亿美元的投资,以此来试图占据先机;另一边则在国际上通过“印太经济框架”打意识形态牌、环保牌、劳工权益牌、知识产权牌这些美国的“传统艺能”,环绕中国构建一道经贸上的软屏障。
事实上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在“印太经济框架”的推广上当前似乎显得非常“避实就虚”,因为我不认为美国期望毕其功于一役,仅仅通过一个“印太经济框架”就能遏制中国的经济动力。就像我刚才所说,“印太经济框架”只是这个目的下的一环,美欧间新的自贸谈判、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等等,都将在这个目标下互相结合。
“印太经济框架”也许不足为惧,那是因为它只是冰山一角,我们必须重视“印太经济框架”所服务的那个美国总体战略目标,那整个冰山,也就是重塑“制造业帝国”,削弱中国的经济发展动力,改变世界经济格局,最终实现对中国的孤立和脱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