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8年7月带领正义运动党在大选中大放异彩,到如今黯然离开,不到四年时间里,鲜明对比让人唏嘘。舆论认为,伊姆兰·汗的政治挫败植根于双重现实。
一是,经济困境。
过去几年,巴基斯坦持续出现两位数通胀,引发民众不满。今年2月,随着反对派势头增强,总理宣布降低并固定国内燃料价格和电价。然而,在全球油价上涨背景下,上述举措进一步加大巴长期财政赤字和国际收支压力。过去一周,卢比兑美元汇率跌至历史低位,巴央行被迫宣布大幅加息。
分析人士称,巴基斯坦面临两大经济挑战:高通胀和快速耗尽的外汇储备。两者又形成恶性循环:由于外汇储备减少,货币一直贬值,势必引发更多通胀。这与前政府留下的烂摊子有关,也因新冠疫情而更趋恶化。面对舆论压力,政府一直在救火,但并未进行改革。
其次,军队态度。
众所周知,军队的态度在巴基斯坦政治生活中举足轻重。反对派称,军队曾帮助伊姆兰·汗赢得2018年大选;但最近,围绕一长串关键任命和政策决定,总理似乎失去前者支持。
据军方人士透露,总理糟糕的政治和经济管理,拖累军方形象。此外,军政关系紧张也与总理的执政风格有关。比如,去年10月,当伊姆兰·汗拒绝陆军总司令巴杰瓦将军的三军情报局局长提名时,军政分歧进入公众视野。又如,伊姆兰·汗反对美国在巴境内的军事行动,但军方认为,巴方别无选择。
有评论称,当军方摆出中立姿态后,总理在议会的支持便开始瓦解,离开只是时间问题。这也是巴基斯坦历任总理都无法摆脱的一条潜规则。
三大难题
在这个拥有2.2亿人口的国家里,总理提前下台不足为奇。据外媒统计,自1947年独立以来,巴基斯坦共诞生29名总理,但没有一人完成完整的5年任期(最长为4年零两个月,最短仅为两周),几乎每人都曾与军方发生过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