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主办这次美国东盟特别峰会,也是拜登政府推出的《美国印太战略》的一部分。
实际上,从东盟那边而言,在3月上旬,柬埔寨外长就向路透社表示,一些东南亚领导人可能无法在白宫宣布的日期前往华盛顿。这其实就提出了推迟美国与东盟特别峰会的可能性。
而25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说,拜登还是期待所有东盟领导人到华盛顿特区参加美国-东盟特别峰会。所以,为了这个目标,美国国安委“正在与东盟伙伴密切沟通,以确定这次会议的适当日期”。
图片
对于为什么这些东盟国家领导人不能都前往华盛顿,美国方面没有说明,不过一些分析人士认为,一些东盟国家担心到了美国后,会被华盛顿逼着就俄乌冲突问题表明立场,而且必须站在美国一边谴责俄罗斯。
而且不少东南亚国家与俄罗斯在经济、能源和安全等方面,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和往来,这时候跟着美国谴责或者制裁俄罗斯,显然不符合自己的立场。所以避免站队表态,是东南亚国家维护自己国家利益的“最优选择”。
2
在这种背景下,美国也很知趣。找了自己的盟友、也是跟随美西方制裁俄罗斯的新加坡,先到华盛顿进行互动,了解一下东盟内部各国家的看法。
3月29日,拜登将与来访的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会面,讨论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存在,如供应链和海上安全,以及俄乌冲突等区域和国际性议题。有消息称,李显龙与拜登还将谈到涉及中国的话题。
之后,双方将达成何种合作引发舆论关注。
新加坡《联合早报》的文章称,李显龙此行旨在强化新美两国双边关系。根据总理公署文告,李显龙在8天时间里首站将前往华盛顿,与拜登、美国副总统哈里斯等人会晤。在华盛顿期间,李显龙还将到美国外交关系协会,出席一场对话会。
于是,李显龙就成为首位在拜登上任后前往华盛顿的东盟国家领导人。
而美国的意图也很明显,希望通过与东盟国家领导人的会晤,显示尽管乌克兰危机发生,但“印太地区”仍然是美国一个关键的优先事项。美国仍会投入更多的外交和安全资源,以应对所谓“中国建立地区势力范围”的努力。
除了外交上的动作外,美国在东南亚的军事动作更是不少。
3月28日至4月8日,约5100名美国军人和3800名菲律宾军人,将在菲律宾进行一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肩并肩”联合军演。从演习科目看,他们将进行关于海上安全、反恐和灾难救援等演习。
“肩并肩”演习是美菲两国一项传统的年度军演,1991年就开始了。今年的演习地点,选在了菲律宾的吕宋岛。
对美国而言,今年的这场军演要释放一个信号:因新冠肺炎疫情而中断的全面军演正在回归。去年,参加这项演习的美国和菲律宾军人仅有1700人。规模小得多。
而且,这是多年来美国军事人员(5100人)首次超过菲律宾军队(3800人)。
过去几年里,美国与菲律宾的军事关系因为杜特尔特政府采取了不那么依赖美国的外交策略,所以变得没有以前那么紧密。
而现在,菲律宾即将迎来大选,美国希望通过这场美菲历史上最大规模军演,为近年来一直萎靡不振的美菲防务联盟注入新活力。
菲律宾长期以来一直是美国的殖民地,而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的签订可以追溯到1951年,当时菲律宾这个前美国殖民地刚刚完全独立。
但是,杜特尔特上任后对美国的发号施令并不“感冒”,一度威胁要废除美菲同盟关系,并决定终止1998年签订的《驻菲美军访问协定》。该协定为美军在菲律宾的联合演习和参与行动设定了条件。
不过,杜特尔特在去年又恢复了这一协定。
一些西方媒体称,美国最近在东南亚地区举行的演习,主要聚焦“南海地区可能发生的冲突”。不用说,这里暗指的目标当然是中国。
25日《亚洲时报》发文称,随着杜特尔特的卸任,菲律宾回到了美国身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