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方之前一直拒绝与乌克兰进行谈判,其一直渴望的谈判对手是美国与北约。”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执行院长杨成表示,“但从俄方此前的诉求与声明来看,乌克兰恐怕难以接受俄方的条件。”
在俄军开启对乌军事行动前,俄方称要实现乌克兰的“非军事化”与“去纳粹化”。杨成表示,这可以理解为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短期目标,即确立乌克兰的中立地位,形成北约与俄罗斯之间的战略缓冲区,同时抑制乌克兰国内的反俄倾向。
此外,普京在25日晚的讲话中,呼吁乌军方实现国内权力更迭。
潘睿凡对谈判前景感到悲观,认为俄乌实力相差悬殊,谈判能否成功不会取决于乌方。
25日,人们在乌克兰基辅一处地铁站内避险。图源:新华社
基辅之战恐难避免
尽管到截稿时间为止,俄乌尚未就谈判地点达成一致,但受访专家普遍认为基辅之战恐难避免。
俄方26日凌晨宣布,俄军在基辅郊区实施了“成功的着陆行动”,“200多架俄直升机参与了该行动。”根据该声明,俄军完成了对乌军的电子战压制,并抑制了当地所有的防空系统。
英国国防部26日表示,尽管乌境内的关键城市仍未丢失,但俄军部队已经抵达基辅近郊。基辅市长克里琴科25日晚宣布,基辅进入防御战阶段。此前,乌方炸毁了基辅附近的一座桥梁,以阻止俄军装甲部队的推进。
千里岩预测道,无论谈判是否展开,俄军都会首先争取包围和封锁基辅,继而很可能展开攻城。不过,俄军可能会陷入相当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