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生产商为什么不能以“进攻”而非“防守”的态度来看待这个巨大的市场(亚洲)?
它旗帜鲜明地提出,“印度必须加入2019年被它抛弃的RCEP”。
像这类呼吁加入RCEP的民间声音,一直没有断过,但效果是肉眼可见的有限。
两年多前,在泰国举行的东亚峰会上,相关15个国家结束谈判,完成签署。莫迪当时也是亲自与会,却在最后关头突然宣布放弃。
当然了,加不加入、何时加入RCEP,完全是印度的主权。只是有一点应当是毋庸置疑的,这更多是经济战略的问题,而不该被政治化。
有一个细节,挺耐人寻味。
在明确宣布放弃RCEP后,印度对RCEP的评价出现戏剧性变化,立刻就称RCEP是“中国主导”或者“中国支持”。其实,在之前长达7年的谈判中,印度方面从来没有这么“定性”过RCEP。
而且,过去这两年多,新德里对RCEP态度的起起伏伏,也呈现出与中印关系发展相似的脉络。
2020年1月,印度外长苏杰生的态度还是相对温和的:“印度尚未完全关闭RCEP的大门”。
然而,随着接踵而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中印边境对峙,新德里就把放弃加入RCEP的锅直接甩到中国身上。
印度高级政府官员公开表态称,鉴于中印加勒万河谷冲突事件,印度仍坚持拒绝加入由“中国主导”的RCEP。
到了那一年的9月,苏杰生的态度变得强硬。
他声称,印度近20年来并未从全球化和各种自贸协定中受益。两个月后,苏杰生再度重申,外部世界并非都是自由和公平的贸易,而是“充满非关税壁垒和国家资本主义”,“印度要进入全球舞台,而不仅仅是为他人提供市场”。
这个“他人”是谁,苏杰生没有点名。但估计大多数人都猜得到,新德里只是不想为中国提供市场,和欧美等西方国家合作,那是没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