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不具名的印度官员就捅破了这层窗户纸:“印度不会加入实际上将导致与中国缔结自贸协定的协定,而将聚焦欧盟和美国”。
于是,印度一方面继续对RCEP保持着拒绝的态度,一方面又开始实施一项名为“早期收获计划”的贸易政策,目的是与英国、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和阿联酋等签订自由贸易协定。
印度工商部长戈亚尔昨天表示,印度在与澳大利亚达成临时自贸协议,还计划在本月晚些时候与英国进行自贸协定谈判,并在3月前达成临时协议,而与加拿大的谈判预计将在两到三个月内启动。
看来,新德里也很清楚,“温室里养花”不是提升印度企业国际竞争力,更不是实现国家竞争力整体提升的正确道路。
只是,它还得进一步调整自己的思路,放弃凡事对标中国的心态。
03
自中印加勒万冲突以来,新德里遇到中国因素就习惯性唱反调的迹象越来越明显。
有印度研究学者注意到,一方面,新德里倾向于在多边机制里干扰中国议程,借口就是中国议程或中国方案不能代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实为打造印度“领导型角色”服务。
另一方面,新德里希望避免多边机制成为中国大国崛起的助推器。比如,在金砖、上合内部,印度不但很少去做促进内部团结之事,甚至还从内部搞一些拆台动作。
一句话,印度就是不想看到中国在任何多边机制里“出风头”。
新德里以为,中国在拿印度当敌人,并不乐见印度发展起来。
另一位印度研究学者告诉补壹刀,这是一种陈旧、落后的地缘政治思想,是一种“弱邻”的想法。
1988年,邓小平会见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时曾回忆说:“我1978年访问尼泊尔时,曾见到了你们的外长,我请他带信给你母亲:我们应该改善关系,我们没有理由不友好,没有理由不改善我们的关系”。
邓小平接着指出:“中印两国不发展起来就不是亚洲世纪。真正的亚太世纪或亚洲世纪,是要等到中国、印度和其他一些邻国发展起来,才算到来。”
言犹在耳。
中国从来都不是印度的敌人,中国也不会拿印度当敌人。印度的敌人其实是印度自己。
按照印度的经济发展阶段,多边平台显然应该是它的最优选择。
因而,适当反省自身,祛除对中国的疑虑和焦虑,才是印度能更加从容发展经济和搞好外交的应有态度。
来源:补壹刀 执笔/刀剑笑&叨叨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