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在观网陪你看两岸的谷智轩。上月底,台湾远东集团因企业违法违规,被大陆重罚4.7亿人民币。结合国台办近期的表态,这是精准打击“台独”分子背后的金主,不允许有人在大陆“吃饭砸锅”。
远东集团董事长徐旭东立马“挨打立正”,高呼“我反台独”。好死不死,“老独”苏贞昌突然跳出来,叫嚣大陆“以商围政”,给“金主爸爸”火上浇油。请大家帮远东集团把“退钱”打在公屏上。
远东徐家两代人创业,建成了横跨十余项产业、资产超800亿美元的商业帝国,可谓“台版三星”。他们成功的秘诀,就是政治嗅觉敏锐、紧抱官府大腿。徐旭东率先决定开拓大陆市场,靠着惠台政策大赚钞票,近年来又成为民进党头号金主,“吃饭砸锅“,本质上还是为了生意。政治献金,是台湾政坛“不能说的秘密”,底层逻辑是金权政治这套游戏规则。本期《消化一下》就来聊聊,远东集团如何从政治中发家,又为何被“枪打出头鸟”?
国台办发言人表示,绝不允许在两岸“吃饭砸锅”
远东集团,多数小伙伴可能并不熟悉。我举个身边的例子,我们平时喝的塑料瓶装的可口可乐,瓶身多半是远东生产。它用的PET聚酯材料,轻便廉价,广受欢迎。远东有着全球第三大聚酯厂,第一个在亚洲可口可乐造塑料瓶,并大力推广。现在超市里的饮料琳琅满目,玻璃瓶几乎消失了。后来,远东还和比利时一家啤酒商合作,用塑料瓶装啤酒,这倒不是很常见。
远东是一家典型的台湾家族企业,生于大陆,长在台湾。集团创始人徐有庠(xiáng),生在江苏海门一个乡绅家庭,是台商中知名的“上海帮”。1931年,徐有庠20岁,在上海的棉花杂粮行当学徒,从验货员一步步做起,10年后买到人生第一台纺纱机,创办了远东织造股份公司。他们家生产的“洋房牌”内衣,爷爷辈的上海人可能有印象。
当时中国恰逢乱世,不管面对日本人还是国民党,徐有庠都能左右逢源,打点好关系,从办纺织业到投资银行、证券,生意蒸蒸日上。到抗战胜利,徐有庠已是上海滩有头有脸的实业家、金融大鳄。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徐有庠将纺织厂的设备拆空,打包搬到台北,成立了远东针织衣股份有限公司。
在台湾,徐有庠延续自己的经商秘诀,紧抱当局大腿。上世纪50年代,国民党当局一边搞经济管制,一边发展进口替代产业。老蒋把水泥、工矿等四大公司转为民营,并制定政策,鼓励私人企业发展。徐有庠瞅准机会,利用政府扶持,不断合资扩张,十几年下来,陆续建立起棉纺、化纤、印染、成衣等产业,打造出一体化的纺织企业集团,在台湾站稳龙头,还到东南亚多国开设分厂。
但徐有庠并不满足于做纺织业。1957年,他向美国人借到300万美元低息贷款,创办亚洲水泥公司,期间还通过小蒋去拉关系。当时正赶上台湾经济起飞,各地大搞基建,水泥需求旺盛。徐有庠订单接麻了,生意越做越大。鼎盛时期,亚洲水泥长期排岛内业界第二,生产的水泥行销全亚洲,还在新加坡搞了分公司。
有了纺织、水泥业的积累,60年代以来,远东集团陆续进军零售、海运、金融与观光业。划一下重点,国统时期,这些都是当局特许经营的行业。以水泥来说,在台湾省的一亩三分地,想拿基建合同,首先得打通地方政府的关系。
我给你批项目,你是不是要给我点好处费呢?这一来二去,懂得都懂。
徐有庠的发家,就是靠进入政府特许经营的行业,没有一点关系和人脉是行不通的。他一边做生意,一边建医院,还大办职校、大学,“回馈社会”,成为“公益企业家”的代表。这些“白手套事业”,既给地方县市提供政绩,也给徐家的企业培养管理人才,面子里子都赚了。
网上有个段子,说一个韩国人,从出生到送葬的全部服务,都被三星集团包办了。而远东,差不多就是个“台版三星”。到1993年,远东已经是一个横跨纺织、石化、水泥、金融、百货、观光、电信等产业,总资产超过百亿美元、年营业额30亿美元的商业帝国。远东徐家,也成为台湾“新五大家族”之一。鼎盛时期,五家的企业营收之和,占了台湾省GDP10%。
他们发家的老本行,无不是国民党当局的特许产业,离不开老蒋、小蒋扶持。这些家族企业在长期经营中,搭建了深厚的政商人脉。对远东集团来说,给执政党交“份子钱”,那是刻在DNA里的传统艺能。
远东徐家是台湾“新五大家族”之一
2000年徐有庠去世,二房长子徐旭东正式接班。老爷子选接班人时,特意没有选嫡长子,就是看中徐旭东性格更像自己。回头看,这个决定很正确。小徐继承了父亲的精明、细心,15岁到美国念书,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硕士,又在纽约花旗银行做过多年分析师,对数字得心应手,读财报要算到小数点后四位。
但徐旭东是个“黄皮白心”,娶了个美国老婆,儿子连普通话都说不好。他认同西方管理理念,反对家族过多干预企业,偏爱招募外籍职业经理人,也就是专业的事交给专人去做。郭台铭郭董就不一样,信不过“外援”,公司高层清一色台湾本地人。
90年代以来,徐旭东迈出两步重大扩张,为他接手整个集团奠定基础:一是与美国AT&T合资,成立远传电信,长期坐稳台湾电信运营商的前三把交椅;二是抓住时机,下场收购了日系百货公司——太平洋崇光百货,这个品牌至今是台湾太太们的最爱。两笔生意都碰上不小的麻烦,但凭借政界的关系,徐旭东总能化险为夷。
远东一边在岛内开拓金融、通讯与运输业,一边大力投资大陆。1996年,徐旭东宣布投资6000万美元,在上海浦东设立远纺工业,回到了他爹的发家之地。此后,远东陆续在江西、湖北、四川等地投建水泥厂、航运公司,开拓产品运销渠道,同时积极布局大陆零售业,搞远东百货、太平洋百货双品牌战略,一个面向高端消费,一个走年轻人路线。自此搭上了大陆经济发展的快车。10多年里,徐旭东将父亲留下的产业发扬光大,集团资产规模翻了8倍,超过850亿美元。
徐父选对了人,二房长子徐旭东将远东的家产进一步做大
有一说一,徐旭东投资的眼光独到、敢于人先。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2009年中移动收购远传电信。当年马英九上台后,原本紧张的两岸关系,开始慢慢解冻。徐旭东比所有人更早嗅到风向变化,私下与中移动洽谈合作,过程严格保密,知情者不超过10人。等两岸签金融合作备忘录三天后,双方闪电宣布,中移动以40亿港元现金入股远传电信。大陆资金首次进入台湾,一时引发轰动,给低迷的台股打上了强心剂。远传电信的股价三年也翻了一番。中移动则获得了3G的宝贵经验,属实双赢。
可问题是,台湾电信业长期禁止陆资进入。得知收购案消息,台当局猝不及防,连资金管理办法都没定。远东集团“先斩后奏”,被罚款60万新台币。但徐旭东何等精明,凭这一手,远东集团不仅市值暴增943亿新台币,还包下两岸每年人员交往的通讯业务,规模达百万人次。那60万罚款,就值“一根毛”。2014年,远东旗下的亚洲水泥公司,又与大陆海螺水泥宣布合作,这是远传收购案之后,两岸第二次大规模企业合作。可以说,
徐旭东早早就看清楚,台企发展的未来在大陆。
那么,从大陆好处占尽的他,怎么就成了民进党的“最大金主”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在台湾,徐旭东属于“蓝绿通吃”。徐家与“台独教父”李登辉、民进党领导人陈水扁,关系都不错,甚至被卷入阿扁夫人吴淑珍的贪腐案。2003年,太平洋崇光百货的母公司陷入财务危机。各大企业摩拳擦掌,打算入股这个年收入400亿美元的“亚洲百货业霸主”。关键时刻,徐旭东果断出手,以36亿美元收购太崇母公司99%股权,一举拿下崇光百货的经营权。36亿换400亿,这波血赚,也成为徐旭东商业生涯的得意手笔。
然而台当局后来收到举报,徐旭东为了收购案,曾找吴淑珍打点关系,还送了她200万新台币的购物券。台媒也给棺材钉钉子,曝出远东给陈水扁捐8000万新台币政治献金,但都被徐旭东否认。结果崇光百货的母公司找上门来,追着远东打了近10年官司,甚至一度收回经营权。
仗着与政界关系密切,徐旭东经常发声,不避争议,属于岛内的“老炮”型企业家。远东运营的高速公路电子计费系统bug频出,引发民怨。徐旭东直接贴脸怼消费者,“不喜欢用就退”,“嫌贵可以不买”——舆论哗然。他还当面呛过马英九的“经济部长”施颜祥,说你的表现只能打“C”。其实,是徐旭东为了崇光百货的官司,多次想找施颜祥拉关系,被对方拒绝。台当局前几任“经济部长”,要么在远东集团当董事,要么在远东旗下的大学当教授。偏偏这个施颜祥“头铁”,让徐旭东毫无办法。但徐旭东在国民党也有人照应,就是他给自己找的“好律师”陈长文。此人在政界、法律界关系过硬,曾是马英九的“行政院”顾问。2013年崇光百货的官司告结,远东集团守住经营权,就是靠陈长文帮忙摆平。
所以远东集团,从来都不是在国民党、民进党中“二选一”。前面说过,徐家的成功,在于深厚的政商关系,以及抱对大腿。徐有庠从纺织业起家,开拓特许经营产业,步步做大。而小徐的舞台在21世纪,台湾省金融改革,经济从实业转向服务业。玩金融投资,成了家族企业的生财门道。玩金融来钱快,但对政策变化高度敏感,所以内幕消息、政商互动更为重要。
一个典型的例子,长期以来,远东集团的核心资产一直是纺织。但徐旭东接棒后,集团利润最高的产业,已被移动通信业务取代。别忘了,电信行业的固话、无线通讯,服务执照还是台当局发的。所以徐家必须得走“政治献金”的老路。遵循台湾政坛的“潜规则”,谁在台上掌权,就得支持谁,这样才有生意,才能保住家产。
《经济学人》杂志曾排名,全球裙带资本主义指数中,台湾省能排前十。企业要在台湾生存,要想做大蛋糕、保持领先,与你的能力没有太大关系,而是取决于你是否能跟政客搞好关系。有“立委”坦言,在台湾,政治捐款相当于投资,“认为谁有可能当选,就会把钱投给他”。不管是纯粹的商业角度,还是路径依赖,这就是许多台企给岛内政党捐款的真实想法。
2004年,台湾效仿美日,制定所谓“政治献金法”,但有个致命漏洞,没有规定政党和个人接受捐款的上限。许多企业靠旗下子公司“套娃”,分散捐款,轻松规避监管。有研究显示,2008年以来,无论是在政党、县市长还是民意代表层面,民进党的政治献金收入稳步上升,直到2016年超过国民党。马英九执政8年,民进党狂吸20亿新台币,比国民党还多两亿,这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
2016年岛内“大选”,国民党朱立伦这边,筹款总额只有蔡英文的三成。企业捐款部分,蔡英文收到1.6亿新台币,朱立伦仅仅收到50万!你没看错,差距是320比1。台湾企业等于是用脚投票,全部抛弃国民党。选举政治说白了就是烧钱,民进党本来就比国民党接地气,现在终于可以土豪一把,各种砸钱做文宣,开动“1450”水军,选民就很容易被带节奏。
徐旭东也没有看错风向。从2008年起,远东集团就开始两面下注,给马英九、蔡英文两边捐款,大差不差。2016年,远东给蓝绿民意代表总共捐出5400万新台币,成为岛内政坛毫无悬念的最大金主。在远东的捐赠名单上,有个叫苏巧慧的“台独”中青代人士,成功当选新北市“立委”。苏巧慧她爹,正是不久前被列入“台独顽固分子”名单的苏贞昌。巧的是,苏贞昌2018年去选新北市市长,又收到远东200万政治献金。远东给这对“台独”父女都打过钱,你说我们不打你打谁?
徐旭东的远东集团给苏贞昌父女捐过款,成为精准打击“台独”的目标
民进党执政这几年,远东的“撒币”力度持续加码。去年台湾“大选”,徐旭东捐出5800万新台币,蝉联岛内政治献金“金主”的头榜。后面第二到第七名,加起来不如他一人捐得多。过去三届“立委”选举,远东累计捐款1.33亿新台币,超出第二名一倍以上。跟4年前不同,这一次,徐旭东不再“一碗水端平”,直接把70%的钱捐给民进党参选人。谁赢,他就跟谁。
民进党呢?长期在岛内大搞“反中”,什么严查陆资、防止大陆“渗透”;另一方面,绿营“立委”们对于台企从大陆赚到的钱,那是来者不拒,真香定律。2018年曾有统计,高达七成绿营民意代表,曾收过大陆台资企业的政治献金,包括那些最“反中”的人物,比如王定宇、萧美琴等。
民进党砸钱搞文宣,煽起台湾社会的“反中”野火。他们越是卖力挥扇子,火势就越大。声势一大,就能源源不断收到企业“纳贡”,方便下次升级趁手的“电风扇”,形成闭环。不少在大陆的台商也交了“份子钱”,有的是为了维持家族根基,有的是看准局势玩“对赌”,更有的是藏得很深的“绿色台商”。但“反中”的这把火,究竟有多少是煽起来的,有多少是在装腔作势、浑水摸鱼,需要火眼金睛来验出“真身”。
远东这次被锤,意味着所有的暗箱操作、骑墙与“吃饭砸锅”,通通要收手。哪怕你企业没有公开挺“台独”,只要给民进党捐过款,就是向“台独”输血,锤你没商量。我们也学会了岛内的游戏规则,不是说政治人物要“公开透明”吗?请把政治献金的款项公开,方便大陆“精确打击”,揪出“两面人”。
这一招釜底抽薪,让蔡英文装哑、苏贞昌叫骂,属实打到了他们的软肋。大陆已经掌握了推进“促统”工作的主动权,将来所有在陆台商,都要用脚做决定。想抓住大陆的发展机会,融入市场,就得承诺与民进党“一刀两断”。抱着侥幸心理搞小动作,注定没有好果子吃。
其实,两岸经济融合的趋势摆在这里,台企对大陆供应链体系的依存度摆在这里,这可是实打实的大市场和无限的发展机遇。实在不想混了,也来去自由。在大陆与台湾两个经济体之间,徐旭东这些精明商人,不难做出选择。想必2024年民进党的捐款名单上,会少了远东集团的名字。民进党想要把2300万民众绑到“台独”战车上,但我们必须把真正的“台独”,和被误导的台湾同胞区分开来。相比“炮火覆盖”,“精确打击”无疑是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