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元旦的来历(责任编辑:傅鑫)
1949年9月27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一届全体会议
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
即我们所说的阳历
为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
又考虑到
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
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
因此
农历的一月一日
改称为“春节”
阳历的1月1日
定为新年的开始“元旦”
1949年12月23日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
放假办法规定发布
新年元旦,放假1天
从此
新中国元旦的来历(责任编辑:傅鑫)
新中国元旦的来历(责任编辑:傅鑫)
新中国元旦的来历(责任编辑:傅鑫)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后
第一个元旦
已解放的各大城市、乡村、学校
机关团体及各界人士
通过举办联欢会、演讲
戏剧表演、观影、展览会等
丰富多彩的欢庆活动
迎接新年
1950年元旦清晨
人们打开收音机
听到了《义勇军进行曲》
刚刚诞生三个月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
迎来了第一个新年
新中国元旦的来历(责任编辑:傅鑫)
新中国元旦的来历(责任编辑:傅鑫)
新中国元旦的来历(责任编辑:傅鑫)
这一天
首都各界5万余人
参加了新年大联欢
首都的学生和工人们
欢聚在北海公园溜冰场上
表演着各种精彩节目
1950年元旦清晨
扬州大街上
头一天夜里赶印的《人民画报》
在群众手中传阅
画报的正中央
是一幅扬州人民过新年
上街游行的画作
画面中走在队伍
前面的人
高举着国旗和毛主席像
后面紧跟着
敲锣打鼓的队伍
以及舞龙队和腰鼓队
整个画面色彩明快
将扬州军民走上街头
欢庆解放后第一个新年的场面
表现得鲜活生动
在画面的两旁有一副对联
写着“万里江山庆解放
全国人民齐欢腾”
画面下边是
新中国元旦的来历(责任编辑:傅鑫)
新中国元旦的来历(责任编辑:傅鑫)
新中国元旦的来历(责任编辑:傅鑫)
新中国元旦的来历(责任编辑:傅鑫)
人民迎来了新生活
当然还要感谢
英勇善战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这一天
全国开展了
多种多样的拥军活动
群众到部队
向指战员们拜年
慰问伤病员和军烈属
学生们还精心制作了
贺年片寄给前线的解放军
北京市各区分别召开
慰劳军属群众大会
党政机关、学校、工厂
及群众团体
排练了文艺节目
到部队向指战员们拜年
慰问伤病员和军烈属
北京市民还创作了一首《劳军献词》
以诗化的语言
表达了人民的此种心境:
新中国元旦的来历(责任编辑:傅鑫)
新中国元旦的来历(责任编辑:傅鑫)
新中国元旦的来历(责任编辑:傅鑫)
几番热烈
雨洗烟尘千里路
夜严刁斗中天月
好男儿服务为人民
情何切
旧耻辱,从头雪
反动派,从今灭
看乾坤整顿
金瓯无缺
独立旗飘民主国
自由花发英雄血
庆和平岁首共称觞
瞻京阙”
新中国元旦的来历(责任编辑:傅鑫)
在上海
各校学生举行文艺庆祝活动
上海剧专及复旦艺工团
从元旦当天起
在市内各校巡回演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和《民主青年进行曲》两部话剧
上海黄金、皇后、大华、巴黎、国际
永安、金城、金都等八家影院
及全国八大城市
同时献映纪录影片《新中国的诞生》
影片内容包括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会情形
毛主席讲话、各代表发言
和开国大典的盛况
新中国元旦的来历(责任编辑:傅鑫)
1950年元旦
还有一件大喜事
京汉、粤汉两大铁路
全线通车
自此
中国由北方的满洲里
至南方的广州
都可以通过铁路交通直达
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北
这些地区的铁路线
也连成一片
京汉、粤汉两大铁路
对于加强南北物资的交流
和政治、军事
及文化事业的联系
克服国家战后的困难
推进经济的恢复和建设工作
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这两条铁路
为崭新的中国
带来复兴和希望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后迎来的第一个新年
中央人民政府
内务部部长谢觉哉
在新年献词中写道:
“全国人民欢欣鼓舞
庆祝这个新年
因为它带来无限的光明和希望”
2022年
寄托着先人们希望的我们
迎接朝阳,继续前行
奔跑在追光的路上!
新中国元旦的来历(责任编辑:傅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