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24小时热点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上阵亲兄弟,抢险子弟兵——救灾行动中的解放军

    2021-07-28 11:33:58 来源:

    1954年洪水


    暴雨导致历史罕见大洪水,全国驰援武汉

    1954年的这场洪水主要由雨水形成,属于“雨洪”。汉口区域在当年1—5月份的降水量即达到1461.8毫米,超过了1931年全年的降水量;4—6月份开始持续梅雨,到7月份又开始连降暴雨,导致长江中下游水位不断续涨。武汉关水位3月份还是14米,到6月26日就突破了警戒水位,达到了26.38米,8月18日达到历史最高水位29.73米。

    ▲解放军官兵奔赴抗洪前线时,面对武汉宣誓:“坚决战胜洪水!”

    当水位不断上涨,道路被淹,土方运输困难时,解放军铁道兵部队和地方上的交通运输单位联合,不断提高路基和铁轨,以过硬的水中行车技术保证土方运输线畅通;

    二十万防汛大军驻扎堤上,用人墙抵御风浪

    在1954年里,全市最流行的词汇莫过于“上堤”,这个词汇一直流传到1998年抗洪。“上堤”是指在武汉的长江、汉江、襄河等长江主干流河道的堤防上,执行驻守、巡查、施工等任务。在当年,“上堤”既是一项光荣的使命,也是一项危机四伏的任务,一旦决堤,人瞬间就会被洪水卷走。

    但市政府一声令下,数十万武汉人义无反顾的扛起铁锹,背着箩筐奔上堤岸。他们来自武汉市的各行各业,约占全市人口的五分之一。其中还包括很多全国支援武汉的专家和技术人员,有国家水利部的,有治理淮河指挥部的,有黄河水利委员会的,准确人数共计289830人。

    当时的汉口江滩没有防浪林,长江巨浪直接撞击防水墙。为化解水势,防汛指挥部集中群众智慧,在汉口和武昌的江滩上,用5.3万立方米的木料和260多万米的蔑缆,建起一列长达125华里的防浪木排,用6200多个大铁锚抛在水下固定,对长江堤防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这一举措后来发展演变成武汉江边的防浪林。

    在7月下旬,长江、汉江出现第三次洪峰,同时伴有8、9级的大风,武汉堤防全线吃紧,无数防汛人员直接跃入水中,手挽手肩并肩组成人墙抵御风浪。

    致敬唐山大地震中的解放军

    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了里氏7.8级地震。解放军铁道兵4师17团18连是有资料记载的第一支进入唐山的抗震救灾部队,该连官兵在地震后10分钟到达灾区。

    当时唐山不仅是人口大市,同样也是军事重镇,唐山驻军2万3千人,最大的单位是空六军军部和其直属单位。其次是陆军66军197师师部和下属的四个团,以及炮兵5师,第二炮兵某团,255医院等大量单位。当大灾难发生的那一刻,他们首先想到的是人民,而不是自己的安危。当时许多官兵的亲属也地震中遇难,但他们顾不上去看一眼,就奋不顾身地投入了救援。

    除了这些最先救灾的震区驻军,北京军区66军、38军、24军、65军和27军下辖的12个师,沈阳军区39军,40军和64军下辖的5个师,以及空军、海军、铁道兵、工程兵、基建工程兵、大军区所属医院10万大军也奉命紧急出动。

    唐山大地震中,解放军的近二十万指战员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整个抗震救灾中一共从废墟中挖出了十六万幸存者,其中近半是解放军挖出来的,许多战士在挖掘中失去了全部十个手指甲。根据198师记录,该师截止至10月共掩埋遗体14700具。根据38军记录,该军至撤离唐山之前,共救出和治疗转运伤员,掩埋遗体70000余人次。

    9月底,搜救工作告一段落,野战部队结束搜救离开唐山后,以铁道兵,工程兵,舟桥兵为主的基建部队换防进驻唐山,进行废墟清理和灾后重建任务,至1986年,98%的灾民住进了新房,1988年,灾后重建工作全部完毕。

    第十一集《全力以赴扑灭大兴安岭火灾》

    1987年5月6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的西林吉、图强、阿木尔和塔河4个林业局所属的几处林场同时起火,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特大森林火灾,震惊国内外。

    参加这次大兴安岭扑火的解放军官兵3.4万多人,森警、消防干警和专业扑火人员2100多人,预备役民兵、林业职工和群众2.27万人。火情就是命令!当年,一句“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快速度奔赴大兴安岭火灾现场”成为沈阳军区最核心的命令。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曾发布通令,嘉奖参加大兴安岭灭火战斗的全体指战员。

    ▲ 大兴安岭火灾(资料图)

    31年前,1987年5月6日,大兴安岭的4个林区曾发生火灾,大火燃烧了28天,101万公顷的森林被吞噬,包括漠河西林吉在内的9个林场成为焦土。这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特大森林火灾。大火过后,山是黑的,树是黑的,房子是黑的。这不只是大兴安岭的黑色记忆,更是人与自然的悲歌。

    ▲ 扑火大军赶赴现场(资料图)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遵照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命令,原沈阳军区和空军部队先后出动3.4万多名官兵、880余辆汽车、62架飞机参加灭火救灾。在总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的地域内,救灾官兵和森林警察、人民群众一起连续奋战28个昼夜,保护了塔河、瓦拉干、盘古、北极村等城镇,以及多个林场和重要贮木场、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的安全。

    扑火战斗中,广大官兵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战烈火,敢打硬仗。有的烧伤了,简单包扎一下,坚持不下火线;有的过度疲劳体力不支,啃块干粮、喝口凉水,继续投入战斗;有的被浓烟熏昏了,醒来后仍冲向火场。

    漠河驻军81690部队和黑龙江省军区驻军某部二营的指战员,冒死3次闯入火海保住县城西山炸药库和中心加油站,在大火中救出老人、妇女和儿童229人,引导疏散群众1200人,抢救烧伤群众37人,在驻军大院内安置无家可归的灾民数千人,漠河县人民称赞驻军81690部队是"卫民长城营"。

    扑火大军撤离时,在塔河车站,欢送的人民群众成千上万,在灾区所有的车站,欢送的人群,流泪送别亲人,灾区人民亲切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几十万解放军官兵,1998年夏天,如何抗击百年特大洪水?

    最近几天,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连降暴雨,以至于多条河流的水位暴涨。有的河流水位甚至超过了1998年的警戒水位,部分地区出现加固堤防。很多人都想到了1998年的洪水,因为这次洪水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作者,当时正在读小学,对这次洪水记忆犹新。为了抗击百年特大洪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艰苦作战,留下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从1998年6月开始,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等省份连降暴雨,造成了鄱阳湖、洞庭湖的水位暴涨,其他长江支流的水位也在猛涨。按照当时的结论:“其汛期之早、洪水来势之猛、洪峰水位之高、防洪战线之长、高水位持续时间之久均为历史之最。”时间进入7月中下游以后,长江中下游各地,陆续开始面临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

    在情况危急的情况下,我国抽调了几十万解放军官兵,奔赴各地抗洪抢险的第一线。这些解放军官兵来自于陆海空不同的军种、兵种,有人评价:除了战争,这是动员兵种最齐全的一次重大行动。

    除了几十万解放军官兵以后,还抽调了大量的武警官兵。在90年代后期,当时各方面的技术远不如现在。很多大型器械,都是当时所不具备的。在地质结构复杂的情况下,很多工程器械根本无法使用。在这样的情况下,众多的官兵采用肩背人扛的方式,把众多的物资运到了抗洪第一线。尤其是在堤防出现了缺口以后,如果不能迅速堵住缺口。在洪水的冲刷下,缺口肯定会越来越大,甚至会出现溃堤的威胁。

    因此,一旦出现缺口,就必须立刻进行围堵。但是,缺口处的水流流速快、冲击力大,很多器械刚刚扔进缺口,就会被水流迅速冲走。在这样的情况下,官兵们上演了壮举。众多官兵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身体组成了人墙,阻挡洪水冲击。其他的官兵们,则迅速使用钢筋、沙包等围堵缺口。请注意,这样的方式其实有很大的危险性,因为洪水拥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九江大堤的壮举,更是气壮山河。1998年8月7日,九江大堤出现了决口。为了围堵缺口,官兵们与洪水上演了反复争夺。

    为了堵住缺口,主动沉船10艘,消耗了80万吨钢材。官兵们的负荷量,已经超过了常人所能忍受的极限。为了保持体力,官兵们每天要喝20多瓶水、吃10份盒饭。1船200多吨的材料,需要在8分钟内搬运干净。前后耗时4天,官兵们筑起了一条底部宽21米、上部宽4米、高于水面1.5米的围堰。

    为了抗击洪水,几十万官兵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由于降雨仍在继续,洪峰还会一轮轮的出现,为了确保堤防的安全,官兵们日夜守护大堤,吃住都在大堤上。由于皮肤长时间处于潮湿的状态,很多官兵的皮肤都出现了脱皮和溃烂的情况。

    截止1998年9月2日,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开始全线回落。到了9月22日,参与抗洪抢险的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全部撤离抗洪第一线。

    抗击非典影像记忆:铭记这个非同寻常的日子

    2003年6月20日,北京小汤山非典医院送走最后一批治愈患者,贴上封条。

    当年被派驻非典医院隔离区,采访医生、患者的新华社记者深情晒出震撼照片,纪念这个非同寻常的日子。

    2003年4月29日,奉命前来北京小汤山定点医院支援北京防治“非典”的军队医护人员在进行自身防护培训。新华社记者王建民摄

    2003年5月,督导员许凤芹上岗前认真穿着防护服。许凤芹来自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是一位年轻的门诊护士长。新华社记者王建民摄

    2003年5月5日,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支援北京抗“非典”医疗队宣誓坚决打赢抗击“非典”战斗。当天,全军和武警部队支援北京小汤山“非典”定点医院的第三批313名医务人员抵达北京。至此,全军和武警部队支援小汤山“非典”定点医院的1200名医务人员全部抵达北京。

    08雪灾有多少解放军参与抢险

    在这次抗击雪灾中,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共出动官兵56.8万人次、民兵预备役人员179.3万余人次、机械车辆3.4万余台次、飞机50余架次、特种装备50余台,清理道路冰雪1.7万余公里,转移安置受灾群众438万人,巡诊治病12.6万多人,加固维修房屋3万多间,搬运各类救灾物资200多万吨。

    汶川大地震解放军空中救援能力飞速发展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地震发生当晚就陆续有部队赶到,包括消防、武警、解放军以及民兵预备役部队,成为了救援现场的主力。但由于地震造成交通、通信瘫痪,地面救援力量难以快速进入灾区,因此空中救援成了最有效的手段。

    运-8运输机

    官方数据显示,在汶川地震中,空军和陆军航空兵共出动固定翼飞机、直升机200架左右,飞行近6000架次,运送物资7000余吨,转运人员近3万余人。在固定翼运输机方面,中国空军投入了伊尔-76运输机和运-8等机型。

    伊尔-76运输机

    地震救援,物资运送,当然少不了大型运输机。如今,随着运-20的出现,中国的空中应急救援能力正在发生着变化。

    运-20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运输机,2013年首飞,2016年正式服役。运-20机身使用了大量复合材,机翼采用国际先进的超临界机翼技术,具有载重量大、反应速度快、安全性高等特点。在最大载重上,运-20达到66吨。在货仓尺寸上,运-20的货仓宽度达到了4米,运输大型工程机械也不在话下。

    运-20运输机

    值得一提的是,运-20能在复杂气象条件下,进行远距离空中运输任务,而且其特有的野战机场起降能力,能快速适应灾区各种恶劣的起降条件,在空中应急救援中,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空军新闻发言人申进科日前发布消息,中国自主发展的运-20大型运输机,于近日首次与空降兵部队,联合开展空降空投训练,这是中国空军战略投送能力、远程空降作战能力建设的又一次跃升。从央视披露的视频片段来看,一架机号为07的运-20参与执行此次训练任务,这也是迄今为止,官方公开的最新一架运-20。从这些信息来看,运-20的战斗力生成和机队规模,正在稳步提升,而这将对中国的空中应急救援能力,带来非常明显的提升。

    解放军直-20驰援河南救灾,中国应急救援进入“机械化时代”

    从7月18日8时到22日20时,河南中北部地区普降大到暴雨,其中有32个县市区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65座大中型水库出现超汛期极限水位。据统计,此轮强降雨共造成河南全省120个县市区1108个乡镇、街道社区等554.2万人受灾,因灾遇难人数目前已经到达数十人。

    灾情就是命令,在滚滚来袭的洪水面前,中部战区部队、地方公安民警和应急部门迅速行动起来,调兵遣将驰援灾区,开展抢险救灾工作。目前,中部战区已经出动了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两万余人,地方应急管理部门也出动了820支应急管理救援队约7万余人,消防救援队伍2万余人,地方社会救援力量25万余人,各类大型救援装备2600多台(辆),从河南周边的多个省份向灾区中心集结,协力投入抗洪抢险救灾行动。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防汛抗洪、抢险救灾行动中,最引人注目的场景和救援装备,不再是1998年抗洪抢险时的“水中人链”,不再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那十四勇士的“惊天一跳”,不再是解放军战士、武警部队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的“手挑肩扛”,而是进化成了由高空无人机、低空直升机、地面大型工程机械协同行动的“纯机械化救援作业”。

    (责任编辑杨靖、)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