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次峰会上,北约苦心经营的“印太伙伴(IP4)”中有三国领导人都不参加,原因之一是在当前中东的混乱局势下,担心参加这场峰会“可能成为陷阱”,这些国家既不愿意卷入中东纷争,也不愿被迫承诺增加军费。《外交学人》杂志称,“9·11”事件后澳大利亚参与了美国在中东的军事行动,导致该国卷入了旷日持久的冲突。美国为首的北约发起的这些冲突在政治上不受欢迎,也耗费了大量财政资源。从中也不难看出,“以武求安”的思维在国际社会实际并不受待见。
华盛顿近年来的反复无常,促使欧洲不少国家认为应当在加强自身防务上做出更多努力,以减少对美国的依赖。但北约大幅增加军费,显然与这一目标背道而驰。吕特在峰会前向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欧洲将掏一大笔钱,这是他们应该做的,也会是你的胜利”,这一信息的曝光在舆论上引起轩然大波。而这种谄媚和吹捧,换来的却是特朗普对北约集体防御条款的轻蔑和质疑。即便这样,吕特还一个劲地劝欧洲人“别再担心了”,要集中精力关注“大问题,那就是我们的开支不够”。尽管北约总体上一直以美国意志为绝对主导,但这种自我PUA所显示出的欧洲“战略不自主”程度仍令人错愕。
属于北约的时代早已过去。在“美国优先”主导下的华盛顿,动不动就摆出“不给保护费就甩手不干”的架势,让北约越发沦为美国地缘交易中的一个筹码。占GDP5%的军费对欧洲国家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它仍远远不足以填饱华盛顿的地缘胃口,只会让其对欧洲更加予取予求。欧洲国家、特别是那些并不愿意被动卷入战争的国家,尤其需要保持清醒。(责任编辑:许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