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一代“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的建造速度也远低于预期,平均每年生产速度仅为1.13艘,低于原定的每年2艘的目标。美国海军将其原因归结于美国劳动力短缺、材料延误和造船厂基础设施老旧,这些因素共同导致美国核潜艇的建造成本上升和延迟交付。此外报道还提到,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向全球征收“对等关税”也可能对美国核潜艇的建造成本和周期造成影响。“‘哥伦比亚’级和‘弗吉尼亚’级的大部分设备都是由美国本土制造的,但也可能有一些其他设备会因为关税上涨导致成本增加。不过现在就评估其具体影响,还为时太早。”
并肩航行的美国“阿利·伯克”级与韩国“世宗大王”级驱逐舰
与此同时,2015年开工建造的“福特”级核动力航母二号舰“肯尼迪”号经历多次调整交付时间表后,如今已经完成了95%的建造工作,但仍面临“关键路径挑战”,特别是在先进的武器升降机和电磁阻拦装置方面,预计最新交付时间将推迟到2026年。同级三号舰“企业”号(CVN-80)的交付时间也会比原计划推迟28个月交付,四号舰“多丽丝·米勒”号(CVN-81)将在2032年交付。同时,这些新航母的造舰成本也在急速攀升。通常同级首艘航母需要承担额外的测试项目,建造费用会略贵,但实际上相比首舰“福特”号125亿美元的造价,“肯尼迪”号的成本已经涨到129亿美元;“企业”号和“多丽丝·米勒”号更将花费惊人的135亿和140亿美元。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新一代水面舰艇的建造过程中,美国“星座”级护卫舰的交付时间已经推迟3年以上,另一家美国造船企业巴斯钢铁造船厂承建的“小路易斯·H·威尔逊”号驱逐舰从2023年5月16日开工,至今尚未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