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DARPA已经与美国海军合作,在两艘有人海上支援船改装而来的无人船“游骑兵”(USV Ranger)号和“水手”(USV Mariner)号上,成功测试了为支持NOMARS项目任务开发的海上加油系统,其中“游骑兵”号上安装了一个模拟“挑战”号上的接收站,而“水手”号上则安装了一个由信佳公司定制的“小型化”燃料补给装置。尽管这些验证用船只保留了载人模式下操作运行的能力,试验时也船上也都有人,但在模拟“挑战”号的接受方一侧,没有任何人员在测试时介入操作。
(资料图)“水手”号(左上)和“游骑兵”号(右下)
正在测试无人接收油料补给的无人船
DARPA
而在目前的海上燃油补给模式中,油料软管必须通过预先在船舶间架空的缆绳悬吊送至补给目标,但这之前的程序中,则需要舰员手动捕捉补给舰上射来的引导索并固定,尽管理论上可以在补给前向无人舰上派出人员,但这无疑增大了限制,而无人船也不得不增加考虑人员安全的设计,特别是在高海况下将人员送至无人船本身的过程就充满风险。
信佳公司目前正在积极宣传“挑战”号,将其定为为“通向多种作战能力”的发展路径,这些能力包括武装型无人船以及可充当无人化后勤平台的其他型号。据信该公司还利用NOMARS的工作成果,正在研制一种名为“无畏”(或译作“不屈”,Dauntless)的大型USV概念,可以配备多达四组ADL,以及其他的有效载荷。
信佳公司计划中更大型的无人船概念“无畏”
社交媒体
报道认为,对美国海军来说,这一系列设计最具吸引力的,恐怕就是其生产上的便利性了,信佳公司此前曾告诉“战区”网站,称在必要的情况下,无人舰船可以在传统造船厂之外进行生产,比如铁路工厂等。毕竟美国海军目前在维修和建造传统有人军舰方面,不能说是高枕无忧,也只能说是日益严峻——如今美国造船行业无论是新造军舰和维护现有舰艇,都面临着产能不足、供应链不畅、进度迟缓等诸多严重问题。尽管相关从业者声称,近年来已经在“努力缩小差距”,但仍然无法改变“美国造船业大幅落后于当前主要竞争对手中国”的这一现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