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频繁互动,预示着美国在对俄乌冲突立场和对俄政策上的重大转变。欧洲多国领导人密集表态,重申对乌克兰的支持,强调任何结束俄乌冲突的谈判都需要有乌克兰和欧洲的参与,敦促美国不要把欧洲和乌克兰排除在谈判桌外。形势的快速演变迫使欧洲开始反思,必须加快战略自主的步伐。
美国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高级研究员安德烈娅·肯德尔-泰勒认为,特朗普当前最大诉求是尽快结束俄乌冲突,他并不在乎冲突结束的方式是否会损害乌克兰的利益,也不在乎这是否会为未来再次出现冲突埋下隐患。另外,美国智库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研究员埃文·费根鲍姆认为,特朗普态度的急转,带来西方国家的分裂。
事实上,随着2月18日,美俄双方在沙特利雅得的会谈,以及特朗普政府这几天接连在俄乌冲突上的不同表态,这种外交政策上的180度转变,已经导致美国与相隔大西洋的欧洲盟友之间出现了几十年来最大的裂痕。而在俄乌冲突迎来三周年之际,是否会在美国及欧洲盟友等相关国家参与之下,能够尽快促成俄乌双方的和平谈判,也还需要继续观察。
分析人士认为,鉴于美、俄、欧、乌利益诉求分歧明显,各方博弈仍将持续。
冲突影响深远
在俄乌直接的武装冲突进行同时,无形的炮火还蔓延到媒体、公共外交、经贸等领域。乌克兰危机升级三年,俄乌两国都付出沉重代价。西方国家冻结了俄罗斯大约3000亿美元的海外资产,欧盟对俄罗斯实施了16轮制裁。在冲突期间,更是发生了对“北溪”天然气管道等能源基础设施的破坏活动。
欧洲国家则受到了严重的外溢效应影响。前所未有的对俄制裁导致欧洲能源短缺和多种大宗商品供应链不畅,通胀高企,严重影响各国民生。三年来,在冲突延宕的背景下,一些欧洲国家民众失去对传统主流政党的信任,极右翼思潮在欧洲逐渐蔓延。德国《商报》认为,欧洲在这场冲突中遭遇了“战略上的失败”,影响力被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