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有一种很强烈的感觉,今年春天,中日这件事影响深远。
什么事情?
那就是中日媒体智库人文对话交流会,2月18日上午在东京举办。
我有幸参加了这次交流会,惭愧,写了很多年的邻国,这还是我第一次去日本。
交流会现场,我看到,嘉宾云集,高朋满座——更准确地说,应该是高朋站立,大家相互问好聊天,很特别,很直接,很亲近。
日方代表中,有日中协会会长野田毅,有日本众议员近藤昭一、绪方林太郎,还有TBS电视台会长佐佐木卓等60多名政要名流。
再加上中方一众媒体智库代表,总共100多人出席。
一个乍暖还寒的春天,这么多中日政要名流齐聚一堂,侃侃而谈,足以说明双方对这次人文交流活动的看重,以及这次活动的影响力。
但人数只是一个参考,更重要的,还是实质内容。
我旁听了整个交流会,一个最直观的感觉,就两个字:精彩。
我印象最深刻的,第一是主办方新华社负责人的主旨演讲。
请原谅我先引用他开篇的一段话,这段话讲得尤其精彩。
他说: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文化相通相近,历史人文渊源深厚。在洛阳白居易的墓园中,矗立的石碑刻着日本友人对伟大诗人的颂词,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见证。在西安阿倍仲麻吕纪念碑上,雕刻着象征中日友好的梅花和樱花,迎接着络绎不绝的中外游客。从日本“俳圣”松尾芭蕉“无花,无月,独酌——无相亲哉”(月花もなくて酒のむ独り哉)的名句中,可以感受“诗仙”李白《月下独酌》的意境情感。日本遣唐僧人、书法家空海的名作《风信帖》,字字深得“书圣”王羲之的笔法神韵。从佐贺县工艺精湛的有田烧中,得以窥见景德镇青花瓷的温润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