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克服各种障碍物,过去常用的手段是火力硬摧毁。在登陆作战的初期阶段,登陆一方会使用远程火炮、火箭炮、炸弹、导弹等远程火力打击手段,对目标登陆区域进行高强度、多波次的火力覆盖,尽可能将敌方的各种部署摧毁。在大部队登陆之前,破障分队会使用各种有/无人平台携带破障装备开辟通路。然而,这种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弹药,且容易留下漏网之鱼,有些障碍物被破坏后往往还会形成二次障碍,一定程度上会迟滞登陆人员的脚步。
“干脚登陆”成为可能
而架桥驳船的出现则彻底打破了这一局限,通过其搭载的大型路桥,架桥驳船可以在敌方滩头障碍物和雷场中迅速架设安全通路,将装甲车辆和人员快速输送到滩头阵地,实现字面意义上的“脚不沾水”。由于船尾可以和其他船只对接,架桥驳船在自身运载的兵力输出一空后,还可以充当中转站和临时码头,让其他船只上的部队源源不断地上岸。同时,架桥驳船还可以把路桥斜搭在海岸的断崖、公路陆基以及阻绝墙顶端,充当攻城云梯,让部队直冲到顶,占领制高点或直接利用滩头附近的道路向两翼和纵深迅速发展,为后续部队登陆创造更好的条件。这样一来,对方苦心经营的抗登陆措施的效果将大打折扣,之前被其认为是不适合登陆的地形也必须重新审视,导致防守压力大增。
如果登陆的目标是夺占敌方港口后卸载部队,架桥驳船也可以作为后备手段。一旦敌方有所准备,提前破坏了港口设施,架桥驳船也可以直接架设坡道,并连接到其他物流链,确保作战车辆和货物的快速高效装卸。综上,架桥驳船有助于提升两栖行动的战略灵活性,将成为抢滩登陆作战的重要装备之一。
另外,笔者认为,除了登陆作战外,在相关岛礁的维权以及建设中,架桥驳船的作用也不容忽视。现在很多岛礁的建设与开发往往面临“最后一公里”的尴尬,有些岛礁周边水文条件复杂,礁石林立,大型船舶靠不了岸,需要用小艇换乘,导致部分大型设备难以上岛,而届时只要架桥驳船长臂一伸,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责任编辑:傅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