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俄罗斯军事评论网站上的一篇文章对中国第六代战机歼-36的设计和未来运用进行了分析。2024年12月26日,中国展示了两款被认为是第六代空中系统的歼击机原型机:成飞的歼-36和沈飞的歼-50。由于保密措施严格,官方信息有限。根据成飞菱形机翼大型无尾战机上的舷号36011,推测新机型为歼-36;而沈飞希腊字母兰姆达(λ)形机翼的无尾战机非正式名称为歼-50。
尽管已知中国正在研发第六代战斗航空系统,但这两款新型战机的突然亮相仍让人感到意外。中国在美国之前展示这样的平台,且一次性推出两个平行研究的第六代歼击机,成果来自两个竞争厂家。这标志着2025年可能成为中国成为世界国防航空中心的起点。
关于成飞的歼-36,设计、性能和用途引发了广泛的猜测。从现有照片和视频来看,歼-36采用无尾菱形结构,最初配备两台涡扇发动机,后来发现背部还有第三台。与歼-20相比,歼-36显然更大,长约23米,翼展19.2米,最大起飞重量可能达到50-60吨。这种重量级的歼击机比苏-34还重,后者满载起飞重量为45吨。配备第三台发动机可能是为了确保推力,同时也提供了强大的电能支持航电设备、传感器和电子对抗系统,甚至可能包括激光或微波自卫系统。歼-36有望成为控制无人机蜂群和智能弹药的节点,具备大作战半径和自主作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