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0年之前的竞标中,沈阳所的三翼面方案低速机动性能相对较好,但受三翼面结构限制,在航程和高速机动能力等方面有所不足,而这恰好是第4代战斗机发展的重点,于是沈阳所决心放弃三翼面布局,转为采用常规布局方案。另一方面,歼-20战斗机竞标结束后,中国空军未来主力战斗机已经名花有主,不可能再采购另一种重型四代机,于是沈阳所计划研制一种可发展成中型战斗机的验证机,以争取获得空军订单。在这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310验证机最终采用两台俄制RD-33中型涡扇发动机,成为中型战斗机大小的验证机。
310验证机由于安装了两台俄罗斯RD-33发动机,飞机重量和体积被限制在中型战斗机水平上,因此机内弹舱和油箱容积有限,远低于歼-20战斗机,无法装载重型对地攻击弹药,因此不适合需要大型战斗机和远程攻击机的中国空军。但只要该机外销价格适中,能够在机身武器舱内安装2-4枚中距空空导弹,对空拦截作战半径超过300公里,有一定的对地攻击能力,就可以满足主要考虑国土防空作战的第三世界空军的需要,有一定的出口机会。
第三世界国家采购战斗机的主要限制是费用问题,先进战斗机的价格越来越高,因此只有少数国家具备采购五代机的能力。当前美国、韩国、日本、土耳其、瑞典都有自己的中型/小型五代机方案,并积极向外推销,排除他们同一阵营的国家后,有可能采购中国五代机的只有伊朗、巴基斯坦、委内瑞拉等少数几个国家,总的潜在市场规模在150~250架之间,恰好超过新型战斗机摊平研制成本的最低规模要求。
巴基斯坦FC-1战斗机的采购工作尚未过半,伊朗在F-5基础上改进的"闪电"战斗机刚刚服役,委内瑞拉的苏-30MK2战斗机在2006年才服役,因此这几个国家到2025年左右才需要服役下一代战斗机。考虑到战斗机工程研制和试飞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因此需要尽早完成合同谈判,以正式开始飞机的研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