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31日歼-31成功首飞。中国成为世界第二个同时试飞两种五代机原型机的国家,此前,只有美国同时研制了两种五代战机。
2013年1月25日下午4点,歼-31第二次试飞。本次试飞长达40分钟左右。歼-31试飞的频率有所加快。从网络图片资料看,该型机长度在16~17米左右,翼展在10米上下,属于典型的双发中型战斗机,机体整体体积介于F-15和MIG-29之间,机翼面积约40平方米。机头、机身呈菱形,双垂直尾翼向外倾斜,垂尾、主翼、平尾后缘前倾,使用带锯齿的起落架舱,属于隐身设计的战斗机。
2016年12月23日,网上出现改进型歼-31首飞成功的画面,这架歼-31与之前在珠海航展亮相过的歼-31有较大不同,网友们给起了个“鹘鹰2.0”的称呼。第二架歼-31原型机改进了空气动力设计以缩减飞机雷达散射截面积,实现更高的隐身性能。改进型机还将装备经过完善的航空电子装备。据提前在2016年12月22日发行的《空军月刊》2017年1月刊中称,这架被称为2.0版歼-31战机鼻部的光学雷达站也发生了改变,不仅如此,在驾驶舱的多功能大显示屏上方还将安装一个小显示屏。与第一架原型机相比较,歼-31将配备国产发动机(据推测是涡扇-13A),加大了武器舱,可以很容易的放下六枚带展翼的SD-10A导弹,各项性能比首飞版本提高很大。
歼31改进版本试飞的照片显示,与2014年第10届中国航展亮相的歼-31相比,该机的改进版本在外形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不仅改进了空气动力设计,还加大了武器舱。专家认为,歼-31距离定型还需要较长时间。此次试飞的002号机是歼-31的第二架样机,未来不排除歼-31上航母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