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24小时热点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野战医疗队加速向战转型(2)

    2023-08-04 10:11:45 来源:解放军报

    要跟上部队转型步伐,必须适应转型带来的变化;攀上思维的山峰,才能眺望不一样的风景。为了锻造适应多样化作战任务的卫勤保障能力,他们决定来一次思想大起底,结合演训比武中的案例,一个个关乎打赢的问题被“挖”出来。

    讨论中,队员们纷纷说出顾虑:“在医疗领域,我们救治的目标是‘临床治愈’;在战场上,我们却没有充裕的救治时间,如何保证良好的救治水准?如何保证伤员不因运送遭受‘二次伤害’?”

    边研究边训练,边实践边论证。随着实战化训练的深入推进,不符合实战的“临床思维”被一一清理。

    “准备打仗,先向头脑里的‘临床思维’开刀。”该医院卫勤处处长杨北宜的一番话掷地有声:实战化练兵最忌“一曝十寒”,战场思维的确立和巩固需要久久为功,让医护人员树立打仗意识、打赢标准,远比学到技能更可贵。

    求近·务远

    练兵备战,学会“由表及里”用药

    时针指向深夜12点,窗外格外寂静。

    急诊科里,张宇仍坚守在岗位上。外人很难想象,这位急诊科护士长是野战医疗队“过床毯”课题的设计者之一。

    作为野战医疗队重伤救治组组员,过往的演训经历,让张宇逐渐意识到:将伤员从传统担架转送到临时病床,不仅费时费力,还容易造成“二次伤害”。这让张宇萌生了设计一种辅助器械的想法。

    “摸着石头过河”并非易事。课题启动之初,就有人质疑:“野战医疗队队员的中心任务是搞训练,没有实战经验就想搞发明,谈何容易?”

    张宇不为所动,认定从书上看来的一个道理:登山的路径有无数条,人们会选择更近的那条路;攀登事业“顶峰”的路径只有一条,那就是逢山开路、披荆斩棘。

    “舍近求远”需要勇气,更要有超乎寻常的毅力。张宇和战友反复论证,精心选材,终于设计出一种“过床毯”。经试验,其不仅能提高伤员转运效率,还可减少伤员痛苦,被成功推广。

    (责任编辑)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