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晓颖默默环视了周围。由于经常在各种会议场合碰面,她跟这些参会人员早已熟识,谁来自哪个单位、是什么职务,她都了然于心。
白晓颖突然感到,这有点不可思议。就在短短两年之前,“军事科学院”对她来说还是个遥远而陌生的单位。那时,在一所地方知名高校任职的她,军事知识储备几乎为零。对于那些“穿军装的人”,她甚至分不清不同颜色军装的区别。
如今,“松枝绿”“橄榄绿”“大海蓝”“天空蓝”,还有自己身着的“孔雀蓝”,白晓颖早已能轻松分辨。她也注意到,虽然服装不同,但臂章上的“军事科学院”,成为大家共有的身份标识。
这是新体制时间下的新景观。军事科学院重构重塑,全军多家科研、试验、编研机构的人员“走到一起来”。来自不同单位的人,纷纷换上同样的新臂章,有了同一个新身份——军科人。
然而,由于不同领域有不同的发展规律,不同单位有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人才有不同的能力专长,大家在思维上、理念上、文化上的“排异”现象难以立刻消除。要让这支新组建的队伍达到“自适应”“自协同”的境界,仍面临不少挑战。
“有挑战就要去迎接挑战。”军事科学院分管科研工作的一名领导深有感触。现代科学研究,每一项重要科研成果都集中了多学科、全链条的创新创造。培育共同的目标愿景、建构统一的话语体系、形成深度的耦合关系,是建设高水平军事科研机构的必然要求。“必须想方设法攥指成拳,在凝心聚神上下功夫,产生从合编到合心合力的‘化学反应’。”
跳动的数字、闪烁的屏幕、凝视的目光、敲击的键盘……随着计算机“嗡嗡”的运行声,一场“战斗”在0与1的跳动中打响。与此同时,室外一辆智能化小车正在科研人员的远程遥控下左冲右突,验证着“某新型作战系统”的性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