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反腐改革为什么激怒西方 权力集中引争议!7月22日,乌克兰爆发了战后首次大规模反政府抗议,矛头直指总统泽连斯基。抗议活动的起因是泽连斯基签署的一项争议法案,该法案将国家反腐败局和专门反腐败检察官办公室这两个独立监督机构的权力转移到了由总统直接任命的检察长手中。这意味着,在战时特殊情况下,检察长几乎拥有“无限”监督权:他可以决定哪些案件继续调查,哪些案件暂停,甚至能通过行政程序阻止案件调查。
消息传出后,全国各地爆发抗议,愤怒之火在首都基辅、利沃夫、敖德萨和第聂伯罗蔓延。这是自2022年俄罗斯入侵以来从未有过的政治对峙。西方国家也反应激烈,欧盟委员会扩大事务专员玛尔塔·科斯称这个法案是“严重倒退”,并指出这将对乌克兰加入欧盟造成严重冲击。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致电泽连斯基,要求对该法案做出解释,并强调对乌克兰的反腐问题绝对不妥协。
乌克兰的腐败问题由来已久。2014年之前,整个国家的政治系统被“寡头”和“关系网”层层包裹,从总统办公室到国有企业,从议会到法院,利益输送无处不在,腐败成了常态。转折点发生在2013年底,时任总统亚努科维奇拒绝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转而向俄罗斯靠拢,引发民众强烈反弹,随后爆发了“广场革命”。
这场革命的真正原因是对体制内根深蒂固腐败的彻底绝望。上百万乌克兰人冒着严寒走上街头,不仅是为了选边站,更是为了追求廉洁、公正和法治。最终,亚努科维奇政府被推翻,乌克兰在2015年设立了国家反腐败局(NABU)和专门反腐败检察官办公室(SAPO),简称“反腐局”和“反腐办”。这些机构专门负责调查高层腐败,确保司法流程透明,成为乌克兰反腐改革的制度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