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美专家:特朗普关税战三个目的在打架 自相矛盾的政策目标

2025-06-28 07:48:50 来源:直新闻

在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加速分化的当下,美国通过“退群”和“加税”等手段试图重塑其在国际体系中的角色,掀起新一轮秩序重构与经济震荡。中国面临外部压力与内部转型双重挑战,如何稳增长、拓空间,备受全球关注。

在202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现场,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和政治学教授杰弗里·弗里登接受了专访。作为国际政治经济学领域的权威学者,弗里登对当前全球“新秩序”的走向提出深刻判断。

弗里登认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国际经济与政治秩序总体保持稳定,具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美国的领导地位,二是多边主义。然而,在过去10至15年间,特别是在最近几个月的特朗普第二任期内,这两个支柱都面临挑战。美国的领导地位在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都受到质疑,多边主义也受到了冲击。美国政府中有许多人主张退出多边机构,转而走上单边主义的道路。

未来的“新秩序”会是怎样的?目前来看,美国显然不想再沿着过去那条道路走下去,这也意味着其他国家必须作出调整并适应新的局面。但美国到底要做什么还不清楚,同时也取决于其他国家如何应对。

弗里登提到,一种可能是形成“势力范围”,比如美国在西半球拥有自己的势力范围;欧洲在欧洲,或许还包括非洲的一部分拥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另一种可能是,美国在某种程度上“单干”,将自己从全球体系中部分切割出去,而世界其他地区则继续前行。即使美国抛弃了多边主义,或者明确表达了对多边主义的不满,这并不意味着世界其他国家也突然变得保护主义了。实际上,大多数国家正在思考如何保护自己不被美国所影响。

谈到关税问题,弗里登指出,政府加征关税的目的大体上可以归结为三类目标:希望通过关税将制造业带回美国,推动再工业化;把关税当作一个谈判筹码,用来迫使他国在经济层面作出让步;用关税作为争取非经济让步的谈判筹码。这三种目标其实是彼此矛盾的。关税或许在短期内帮到了一些企业,但对整个经济并没有好处。美国几乎对所有从全球进口的商品都加征了关税,涉及范围广泛,几乎波及所有国家。这些关税不会带来正面的经济效果,也不认为它们是很有用的谈判工具。

关于中美关系,弗里登认为双方各有自己的合理立场。中国方面也有很多担忧,比如被其他国家通过贸易政策排除在外。中美现在就像绑在一起一样,命中注定必须打交道。美国政府后来也接受了这一点。他们曾一度将关税提升至145%,结果几乎整个商界都表示这完全不可行,于是他们又把关税降了下来。很多人希望这些谈判最终能达成某种协议,也许会设定一个比较高的关税水平,但不会让两国之间的贸易、金融和投资彻底中断。

在这种背景下,弗里登认为中国能否实现今年5%左右的GDP增长目标,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中国是否能找到其他市场来销售其商品;二是能否将经济活动从出口导向重新配置为面向国内市场。真正的挑战不在于5%这个数字。

弗里登建议重点放在提升家庭的消费能力上。为了刺激出口,中国政府通常会维持人民币相对偏弱。但在中国的案例中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中国早已不再处于工业化初期;第二,中国不是哥斯达黎加。如果允许人民币升值,将会提高中国民众、特别是中国家庭的购买力,从而将以一种近乎自然的方式,把支出从出口转向国内消费。

最后,弗里登还谈到了特朗普对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的事情有所限制。他认为这不仅对美国的软实力不利,也对美国经济不利。大学是就业、研发和创新的重要来源。特朗普政府与大学之间的冲突,对双方都造成了伤害。(责任编辑张蕾 TT0001)

(责任编辑张蕾 TT0001)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