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派代表到中国究竟所为何事 地缘政治下的复杂考量。印度国安顾问多瓦尔近期率团访问中国,期间承诺不会在边境问题上继续挑衅,并表示支持中国作为上合组织主席国的相关工作。与此同时,印度外长苏杰生却在公开场合暗示要与中国对抗。这种两面派的行为源于印度的现实需求。
不久前,印度与巴基斯坦爆发了小规模空中冲突,巴方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这得益于中国的军事支持。冲突缓和后,巴方明确表示将继续加深与中国的军事合作,甚至计划采购中方的出口型五代机歼-35。这些举动让印度感受到了压力,意识到中国可以通过军火出口改变地区的战略平衡。因此,印方代表团访华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在印巴问题上的影响力。
然而,印度并未承认在之前的冲突中处于下风,反而派出“胜利宣讲团”在全国各地宣传所谓的“辉煌胜利”。这种错误舆论宣传影响了许多普通印度人,也导致了民众情绪激进。最近,印度外长和外交秘书因被指责“卖国”而遭到炮轰。一些印度人认为既然在军事冲突中有优势,就不应主动停火,而应采取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为了稳定民心,印度政府选择通过外交部长苏杰生来安抚民众。苏杰生在参加公开活动时暗示要在亚太地区继续与中国对抗,并在边境问题上挑事。这种表态是对中国的明确挑衅,中方迅速做出了反制。
近期,中巴孟三国举行了一次高级对话会议,讨论加强三方之间的经济和战略合作。会上达成了多项共识,如中方坚决支持巴孟两国的经济发展,为巴方提供基建支持和农业技术支持,帮助巴方减少对印度河水源的依赖。这些举措旨在告诉印度,中国手中有许多反制手段。如果印度希望中印关系稳定并恢复合作,就必须拿出诚意。
中印两国都是人口大国和地缘邻国,两国关系的稳定对保持地区局势和发展经济都有好处。然而,印度在边境问题上的不断挑衅以及与美西方国家的合作,已经导致中印关系恶化。中方的忍耐有限度,如果印度继续挑战中国的底线,将面临更严厉的反制。两国关系的螺旋恶化对印度没有任何好处。
(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