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特朗普在2025年1月重新入主白宫,中俄关系也面临新的挑战。这位美国总统上任后五个月内与普京通话五次,频频示好,意图通过“联俄制华”来打破中俄紧密合作的格局。他在公开场合甚至毫不掩饰地宣称:“中国人口多,俄罗斯土地广,两国不能走得太近。”
面对特朗普的“离间计”,普京的回应却极为巧妙。一方面,他频繁与特朗普沟通,谈论俄美关系正常化;另一方面,他又不断通过各种方式向中方传递“定心丸”。例如在2月的中俄领导人通话中,普京表示:“发展对华关系是俄罗斯的长期战略,不受外部因素影响。”随后俄外长拉夫罗夫也公开强调:“莫斯科永不会违背对华的任何承诺。”这些表态构建了中俄之间坚定的政治互信。
这次普京亲自率团访华,更是将信任“落地为实”。随行团队中,不仅有俄财政部长、能源部长,还有多位军工巨头和科技高官。俄方此行显然不仅是为了握手言欢,更是带着满满的合作清单。能源领域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有望敲定最终协议;防务领域的S-550防空系统技术共享也将进入实质阶段;金融领域的本币结算系统建设,更是中俄摆脱美元约束、打造“金融独立”的关键一步。
这场访问的“超长待机”,也是俄罗斯对中国安全保障能力的高度认可。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普京的外访次数屈指可数,时间也大幅缩短。去年访问朝鲜和越南,看似四天,实则仅48小时。这次在中国待上四天,普京本人也坦言是“非常罕见”。这不仅是一次外交安排,更是一种信任的体现。俄方深知,中国是一个可以放心托付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