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贸易新格局将如何演变?
日本经济向中国倾斜的趋势越发明显,这场"依附转移"已成事实。
去年日中贸易额突破3800亿美元,日本在华投资项目数增长22%,石破茂政府甚至悄然放松了对中国尖端技术领域投资的限制。当一个传统美国盟友采取这样的路线,必然引发连锁反应。
韩国已经开始效仿,文在寅政府批准的对华半导体设备出口同比增长31%;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公开表示"不选边站队"的立场更加坚定。
甚至澳大利亚也在重新审视其对华贸易政策,煤炭出口限制逐步松动。这种"追随者效应"正在重塑亚太经济版图。
对中国而言,这意味着区域经济整合加速。预计到2026年,以中国为中心的亚太供应链网络将占全球贸易的38%,形成一个相对独立于美国的经济圈。但这也带来挑战:中国需要更开放的市场政策以回应这种信任。
对我们普通消费者,这种格局重组将带来两面影响。一方面,关税壁垒降低意味着更多价格合理的进口商品,日系家电平均价格有望下降7-10%;另一方面,供应链重组也会引发短期波动。
最终,谁能提供最具竞争力的产品,谁就能赢得市场——这是贸易本应有的逻辑,而非被关税扭曲的状态。(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