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组”的反应为:美国有任何计划,都应根据“美日安保条约”先跟日本政府协商,并确保周边水域自由航行。
“美国组”的反应为:美国必须“支持台湾”,其次是确保灰色冲突不会变成“战争”,第三是防守,第四是若开战就要弄清楚如何获胜。
第二阶段兵推想定的背景是:大陆对台湾先采取所谓“司法隔离”,海警船拦检往来台湾地区的船只,包括针对液化石油气(LNG)运输船,使得岛内陷入能源与军事双重困境等;大陆民兵船与海警船冲撞台湾的海巡舰,造成舰艇严重损毁、人员待救援等。
参与美国组的高阶将领建议,台湾应该就“第一击”做更周延的思考,不然台湾只有被动、挨打。
而对于“第一击”,民进党当局防务部门负责人顾立雄曾表示,台湾没有“第一击”的问题,若解放军进入台岛12海里内对台海空域构成威胁时,台湾会行使“自卫权”——在急迫危险下,授权JAOC(“空军作战指挥部”)指挥官下令任务机、机舰及部队行使“自卫权”。
第三阶段兵推想定的背景是解放军会“先礼后兵”,在台当局多次“拒绝统一谈判”后,开始对台岛进行海空封锁。
此外,兵推“管制组”还设定:解放军在东海、台岛北部海域、东部海域、所谓的“海峡中线”及巴士海峡各部署了2艘军舰,解放军的水下潜艇也直接部署到了巴士海峡的两侧,从而形成对这一关键水域的实质掌控;而解放军的航母编队早已提前部署西太平洋就位,与此同时,轰6也将穿越宫古水道,朝解放军航母方向飞去,疑似是要配合航母,共同拒止美国海军可能的蠢蠢欲动。
在这种想定下,“台湾组”的反应是立刻提升到作战阶段,下达紧急动员令,岛上部队进入各自战术位置,同时所有现役军人、备役军人禁止离岛出境,为军事行动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