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3日凌晨,以色列对伊朗的核设施和军事目标发动空袭。伊朗迅速反击,向以色列发射了约100枚导弹,导致特拉维夫多栋建筑被击中。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空袭后24小时内展开密集外交行动,分别与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通话,并提出愿担任调停人。在与伊朗领导人的通话中,普京强烈谴责以色列严重违反《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并对伊朗遇难者表示哀悼,其中平民伤亡比例高达90%。而在与内塔尼亚胡的沟通中,普京强调必须通过政治手段解决伊核问题。俄外交部直接定性以色列的行动为“对主权国家的无端打击”,要求以方承担全部责任。
中国也在联合国安理会发声。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在紧急会议上明确谴责以色列侵犯伊朗主权。外交部长王毅分别与伊朗、以色列外长通话,反对任何单边军事冒险。中俄此前已有战略协调基础——2025年3月三国副外长在北京举行过安全事务磋商。这次冲突爆发后,双方迅速形成外交合力。
上合组织在6月14日发布措辞罕见的联合声明,直指以色列行动为“侵略行为”,破坏全球战略稳定。声明特别强调“任何损害成员国利益的行为不可接受”。这被视为对伊朗的实质性安全承诺,因伊朗已于2023年正式加入上合。组织警告攻击核设施可能引发灾难性核泄漏,加剧地区核扩散风险,并宣布协调联合国、阿盟向伊朗平民提供紧急援助。
伤亡数据对比引发国际舆论震动。以色列空袭造成伊朗224人死亡,而伊朗反击仅致以色列14人丧生。悬殊的比例让以色列陷入道德被动。中东多国集体加入谴责行列,沙特、阿联酋、土耳其、约旦相继发声批评以色列军事冒险。美国内部出现明显分歧,明尼苏达州州长蒂姆·沃尔兹公开表示:“恐怕只有中国能促成和平谈判。”特朗普虽表面支持以色列,却对普京调停提议持开放态度。
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原计划通过突袭摧毁伊朗核能力,但情报显示伊朗三大核设施中,仅纳坦兹地面设施遭重创,福尔多地下基地几乎无损。军事专家指出以色列资源难以支撑消耗战,其国防军已持续作战20个月,从加沙、黎巴嫩到叙利亚多线承压。以色列全球领事馆因安全风险暂停服务。内塔尼亚胡专机被曝飞往希腊,被媒体解读为紧急避险。俄外交部声明用词已接近国际法庭控诉标准,“要求承担全部责任”的表述将以色列推向被告席。
(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