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被摩萨德渗透内幕曝光 幽灵军团悄然侵蚀!6月13日,以色列军队炸死了伊斯兰革命卫队总司令侯赛因·萨拉米、伊朗武装部队总参谋长穆罕默德·巴盖里等20余名伊方高级军事指挥官,重创了伊朗空军高层。四天后,以色列宣称在空袭中击杀了伊朗最高军事指挥官阿里·沙德马尼。短短几日内,伊朗军事决策层遭受重大损失,特别是阿里·沙德马尼上任仅四天就身亡,这既展示了以色列远程打击的能力,也暴露了伊朗在情报战中的脆弱性。伊朗议会议长卡利巴夫指出,伊朗的损失并非单纯来自以色列的空袭,而是内部渗透者的暗中破坏。
根据媒体报道,以色列情报和特勤局(摩萨德)在伊朗腹地部署了一个由间谍、情报人员、反政府组织、破坏者、无人机操作员、突击队等构成的“幽灵军团”,悄无声息地侵蚀德黑兰的国家安全防线。6月16日,伊朗处决了一名受雇于摩萨德的间谍;从以色列对伊朗发起空袭以来,到6月17日,不同信源显示,伊朗已经在全国各地逮捕了数十名甚至上百名涉嫌为以色列从事间谍活动的嫌疑人。种种迹象表明,摩萨德对伊朗的渗透程度令人难以想象。
当地时间17日,伊朗称对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位于特拉维夫的总部发动了袭击。伊朗情报部门近日发布防谍鉴别手册,要求民众举报“可疑行为”,警惕佩戴口罩或护目镜、驾驶皮卡、携带大包,以及在军事、工业或住宅区附近拍摄视频的陌生人,这些都可能是摩萨德的特工。伊朗亲政府媒体Nour News发布的宣传海报提醒民众注意那些即使在晚上也戴着口罩、帽子、墨镜的人,以及频繁通过快递接收包裹的住户。该海报还敦促民众注意屋内传出不寻常的声音,如尖叫、金属设备声、持续敲击声,以及白天拉着窗帘的房屋。伊朗警方也在国家媒体上发布公告,建议房东近期若有出租房屋,应立即向警方备案。此外,伊朗革命卫队下属的准军事组织巴斯基也被调动起来,进行夜间巡逻,以增强反间谍监控。
事实上,以色列对伊朗的最新一轮打击离不开摩萨德“幽灵军团”的配合。6月14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公开了一段摩萨德提供的视频,展示了以色列特工如何将武器走私进入伊朗,为空袭铺平道路。摩萨德宣称在数周甚至更早之前就在德黑兰附近建立了无人机基地,“幽灵军团”甚至将“长钉”导弹等精确制导武器和电子战设备潜藏在伊朗的防空系统附近,在空袭开始之前首先瘫痪伊朗的防空能力。以色列的特工还使用自杀无人机进攻德黑兰郊外的导弹部队,尽可能削弱伊朗的反击能力。
摩萨德对伊朗的渗透并非一朝一夕。自伊朗表达出核野心以来,以色列就开始有计划地针对德黑兰进行情报战。如今,以色列情报机构已深度嵌入伊朗社会,深入安全与军事核心,达到了难以想象的渗透程度。摩萨德能够渗透如此之深,与伊朗自身体制的漏洞和社会弊病密切相关。伊朗两大情报机构——情报与安全部和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情报组织之间存在恶性竞争,导致整体对外情报工作效率低下,给摩萨德可乘之机。此外,严重的社会腐败问题导致伊朗安全机构组织忠诚度欠缺,加之摩萨德和欧美情报机构的针对性招募,历史上多有伊朗情报官员被策反。族群、性别与政治上的不满也为外部势力提供了潜在的合作基础。伊朗反政府组织长期存在,成为以色列在伊朗境内开展情报行动的积极合作者。
摩萨德大量投入人工智能、机器人与远程操控系统,强化其渗透及破坏能力。例如,2020年伊朗首席核科学家穆赫辛·法赫里扎德被暗杀时,以色列特工事先把一辆皮卡停在暗杀目标经过的路口,车上隐藏着远程遥控机枪。当法赫里扎德的车队经过时,狙击手在数千公里外通过卫星监视并开枪射击,整个过程现场没有一名以色列特工。摩萨德还善于利用区域力量与情报共享机制,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民兵组织、巴基斯坦边境的俾路支反政府武装,均为摩萨德提供了地面情报与走私路线。以色列同时与阿塞拜疆有着密切的安全与情报合作,形成了针对伊朗的情报中心。遍布全球的伊朗流亡者网络也为以色列的情报搜集与潜在人员招募提供了便利。
摩萨德在伊朗的行动是一场持续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慢性渗透战”。它如滴水穿石般侵蚀着伊朗的国家安全体系,不断取得实质性战果,几乎从未中断。在德黑兰的街头,“敌人就在你身边”的恐惧悄然蔓延;而在“国家机器”的内部,“谁还能信任”正成为最令人战栗的疑问。当今战争的形式早已不再是坦克与导弹的正面冲突,而是认知战、心理战与代理战的深度融合。对伊朗而言,真正的威胁或许并非以色列的空军,而是那支早已潜入境内、无声却致命的“幽灵军团”。(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