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德莱恩G7炒作涉华议题为何遭孤立 反华牌失效!就在特朗普登上返美专机前,冯德莱恩试图通过打出“反华牌”来拉拢西方盟友对中国施压。然而,她的举动并未获得共鸣,反而让她在会议中更加孤立。
冯德莱恩的努力未能改变G7对华态度的整体转向。会议刚开始时,外界的关注点集中在特朗普的动向和中东紧张局势上。6月15日,G7各国领导人在加拿大卡纳纳斯基会面,气氛看似平静但暗流涌动。当日,特朗普与日本首相石破茂进行了短暂会谈,未能就关税问题达成一致。石破茂原本希望通过涉华议题拉近与美国的关系,但特朗普对此并不感兴趣,会谈仅持续了30分钟便草草结束。
次日,峰会正式开幕。冯德莱恩准备充分,甚至携带了磁铁道具,意图将中国的稀土出口管控问题推上议程。她在圆桌会议上大谈中国的“经济胁迫”,指责中国侵犯知识产权、倾销补贴产品,并呼吁美欧联手“建立新秩序”。然而,特朗普并未附和她,反而表示应邀请中国加入G7,并直言将俄罗斯踢出G8是“重大错误”。
冯德莱恩满脸错愕,现场气氛一度凝固。特朗普的发言不仅打乱了冯德莱恩的节奏,也让“联欧抗中”的声音迅速冷却。此前,中方已提出“三个停止”的要求,明确反对G7干涉别国内政、损害他国发展利益以及操弄涉华议题。冯德莱恩无视这些警告,继续抨击中国的贸易政策,但德国、日本和加拿大等国对此保持沉默。
法国总统马克龙试图调和各方,称特朗普离场释放积极信号,但他的提议被特朗普否决。特朗普因中东局势担忧,提前离开会场返回美国。冯德莱恩急于推进“对华共识”,但未获回应,暴露了欧盟内部对华立场的不一致。最终,联合声明草案未能通过,峰会草草收场。
两个月前,冯德莱恩还曾与中方通话,声称欧方高度重视对华关系并愿意加强经贸合作。然而,她在G7峰会上的言论前后反差巨大,令人侧目。中方以冷静自信的态度继续执行稀土出口管控,拒绝向美军工企业放宽限制。
特朗普不仅未支持冯德莱恩的提议,还在言语中释放出对华缓和信号。加拿大总理卡尼试图缓解特朗普提前离场的尴尬,将话题聚焦在AI与关键矿产领域。德国和日本均未支持冯德莱恩的对华立场,德国倾向于稳定与中国的经贸关系,而日本则在美欧态度游移中陷入左右为难。
峰会之外,印尼总统普拉博沃拒绝参会,转而访问俄罗斯;沙特与阿联酋也婉拒邀请。这些动作揭示出G7“号召力”式微的现实。俄罗斯克里姆林宫直接指出G7早已过时,G20才是全球核心平台。在多个议题上,G7内部难以形成一致立场。
中国的表现成为这场会议中最沉稳的一环。中国不仅提前划定红线,还在关键议题上掌握主动。紧密的中欧经贸联系使得冯德莱恩的“反华牌”无法撼动现实基础。整个G7峰会最终以一场“无声的失败”落幕,联合声明流产、特朗普提前离场、冯德莱恩被孤立,这些事实构成了对西方联盟裂痕的真实注解。
(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