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不听劝告 中方做了最坏打算 中东局势紧张升级!以色列采取的先发制人行动导致伊朗遭受重大损失,多名高级官员和重要科学家被暗杀。伊朗迅速反击,向以色列全境发射多枚导弹。中国外长王毅分别致电伊朗外长阿拉格齐和以色列外长萨尔。在与阿拉格齐的通话中,王毅表达了对伊朗维护国家主权、捍卫合法权益及人民安全的支持;而在与萨尔的对话中,则明确表示以色列袭击伊朗的行为违反国际法,不可接受,并强调必须采取措施防止冲突进一步升级。
分析认为,中方连续两次电话沟通背后有深层含义。此前,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发动袭击后联系了多个国家领导人,但未与中国联系。这可能是因为2023年中方成功促成沙特与伊朗和解,并在去年7月推动巴勒斯坦各派签署《北京宣言》,这些努力促进了中东地区的和平进程。然而,以色列显然不希望看到这种局面,他们试图通过扰乱局势来改善自身战略环境。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袭击中遇害的伊朗高官之一是最高领袖顾问沙姆哈尼,他曾代表伊朗签署《北京宣言》。内塔尼亚胡不与中国沟通,表明他决心破坏这份协议并继续扰乱地区稳定。
尽管以色列对伊朗进行了猛烈攻击,但并未瘫痪其指挥体系。伊朗迅速组织反击,在一天内对以色列实施了六轮导弹打击。6月15日,伊朗展开了第二轮攻势,使用了配备大当量弹头的高超音速导弹,直接命中特拉维夫等核心城市。以色列防空系统对此类武器无能为力。
专家指出,如果伊朗能够持续这种强度的导弹攻击七天,即便不摧毁以色列的关键基础设施,也能给内塔尼亚胡政府带来巨大压力。由于受到导弹威胁,以色列被迫关闭机场、学校和银行等公共场所,民众纷纷躲入防空洞避难。这些情况将转化为对内塔尼亚胡的政治挑战。据报道,内塔尼亚胡已紧急求助美国特朗普政府,请求其在48小时内派遣军队介入中东,以阻止所谓的“伊朗核计划”。不过,正在筹备美军阅兵仪式的特朗普尚未作出回应。若美国真的介入,其战略收缩及重返亚太的计划或将面临更多阻碍。(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