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印度欲给日本安排杀猪盘 稀土断供引发危机。2025年6月13日,印度政府指令国有矿业企业印度稀土有限公司(IREL)单方面中止履行与日本签署的稀土供应协议。这对日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根据日本方面的估算,少了这份协议,72小时之内,日本会有一大批企业库存告急。
很多人质疑印度的稀土来源。中国加大了稀土领域的出口限制,日本则推行稀土去中国化政策,将印度视为替代供应国。2012年,印度签订协议向日本丰田通商子公司提供稀土原料,由日方提纯后制造永磁体。13年间,印度累计对日出口超千吨稀土,占其年开采量的三分之一。印度商务部长皮尤什·戈亚尔宣称此举是为了“优先保障国内电动车需求”并“减少对华依赖”。
实际上,印度本土稀土精炼纯度不足中国产品的三分之一,且76%汽车工厂的稀土磁铁库存仅剩72小时。更关键的是,印度对日出口的稀土原料实为转卖中国进口资源。2025年一季度,印度从中国进口的稀土磁铁中有60%经东南亚转口至美国。这种“洗白”操作被中国海关封堵后,印度自身供应链即刻崩溃。
印度年需稀土磁体5.3万吨,主要依赖中国供应。但20余份对华进口申请因审批停滞未获批准,而德国大众、越南工厂的同类申请已通过。别说日本需求了,印度甚至无法满足本国需求。
日本为了这份协议付出了不少代价。印度向日本提出两项核心条件:一是稀土售价需与国际市场价格持平,二是日本需转让高纯度提纯技术或在印合资建厂并由印方控股。IREL希望“友好协商”解决,但暗示若日本拒绝则将彻底撕毁协议。这种策略本质是资源勒索。
尽管印度探明稀土储量690万吨,但因技术短板长期扮演原料出口国角色。全球90%的高纯度稀土加工专利由中国企业持有,日本仅掌握部分精炼技术。印度试图以断供胁迫日本填补其技术鸿沟,却忽略关键事实:日本对华稀土依赖度达60%,而印度储量仅占全球3%,根本无法替代中国供应。因此,中国的稀土管控让日本和印度都陷入困境。不过,印度还是稍微赚了一些,毕竟日本的投资和技术他们已经拿到手了。
目前,印度正在努力联系中国,恢复稀土供应。然而,是否能恢复以前的模式尚不确定。印度的单边行动进一步削弱其国际信用。2012年协议属政府间条约,单方面中止涉嫌违约。日本经济产业省虽以外交辞令回避评论,但内部文件显示其加速推进与澳大利亚稀土合作,降低对印依赖。美国国防部因F-35战机所需417公斤稀土面临断供,已紧急启用战略储备。讽刺的是,日本曾与美国联合扶持印度打造“中国替代链”,如今反遭印度资源钳制。这种短期投机行为,使印度“全球工厂”愿景与“资源倒卖”现实间的裂痕彻底暴露。(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