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苏34轰炸乌军聚集地画面曝光!近日,俄罗斯媒体发布消息称,俄军向乌克兰军队驻地投下3吨重磅炸弹。视频显示,炸弹精准击中目标,引发巨大爆炸和浓烟,建筑物被彻底摧毁。同一天,俄国防部宣布,俄军装甲部队已突破顿涅茨克州边界,向乌克兰中部的第聂伯罗州推进。
乌军方迅速否认了这一消息,坚称主战场仍在顿涅茨克,并承认俄军正试图向第聂伯罗方向渗透。双方的矛盾表态反映了当前战局的复杂性。尽管乌方拒绝公开认输,但俄军通过持续半年的猛烈进攻,逐渐将乌东战线向西侧关键工业区压缩。
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该州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克里沃罗格铁矿和尼科波尔锰矿,是乌克兰矿业的心脏地带。一旦失守,将直接切断乌军武器制造的原材料供应链。此外,该州与已被俄军部分控制的赫尔松、扎波罗热接壤,若俄军在此建立稳固防线,乌军在顿巴斯的剩余据点将面临三面包围的困境。
与此同时,俄军在东北部苏梅州也展开攻势,机械化部队以每天2-3个村庄的速度推进,这种“东西对进”的钳形战术暴露了莫斯科瓦解乌东防线的战略意图。俄方还公布了苏-34战机打击乌军的画面,声称此次行动消灭大量乌军,摧毁大片阵地后顺利返航。
俄乌前线的交火严重影响了双方刚刚达成的交换阵亡人员协议。俄方代表发布视频,展示1212具乌军士兵遗体停放在边境检查站,强调这是计划移交6000具遗体的首批运输。然而,乌方代表并未出现在约定地点。次日,乌克兰战俘待遇协调总部声明拒绝接收这批遗体,理由是“移交程序未达成最终协议”。
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抨击基辅“背叛士兵”,并指出乌方若按法律支付抚恤金,将面临巨额财政压力。乌方则否认这一说法,双方争执的焦点在于伊斯坦布尔第二轮谈判中达成的“6000:6000”遗体交换原则。梅金斯基强调俄方已提交640名乌军战俘名单,而乌方指责名单中掺杂平民和不符合年龄条件的战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