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基辅的紧急记者会上坚称,近期行动是针对俄军持续炮击哈尔科夫居民区的正当反击。但他同时表示:“我们始终为谈判敞开大门,前提是俄军必须撤出全部乌克兰领土。”这番表态被解读为在展示强硬立场的同时预留外交转圜空间。
国际社会反应呈现明显分化,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呼吁立即召开危机协调会议;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提议派遣特使斡旋;中国外交部则重申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一贯立场,呼吁各方保持克制。
此次危机发生在俄乌冲突进入第28个月的敏感节点。虽然双方此前主要围绕顿巴斯地区展开拉锯战,但近期战火向俄罗斯本土蔓延的趋势,标志着冲突性质发生质变。伦敦皇家联合军种研究所专家指出,若俄罗斯实施大规模报复,可能引发自2022年2月以来的最严重局势升级。
更令观察家担忧的是美国态度的微妙转变。在共和党内部“美国优先”声浪高涨的背景下,特朗普政府似乎正在调整对乌军援策略。政治分析师注意到,五角大楼最近推迟了一批关键武器交付,这可能是政策转向的前兆。
当前国际社会最关切的是俄罗斯报复行动的具体形式。前北约指挥官詹姆斯·斯塔夫里迪斯警告,若俄军对基辅等大城市实施无差别轰炸,将造成灾难性人道主义后果。而美国及其盟友的后续反应,将成为决定危机走向的关键变量。
在这个火药味渐浓的时刻,多国领导人密集展开穿梭外交。法国总统马克龙计划本周访问莫斯科,德国总理默茨则试图促成俄乌外长会晤。国际危机组织呼吁各方设立军事热线,防止误判引发灾难性后果。毕竟在核大国间接对抗的背景下,任何擦枪走火都可能酿成不可挽回的悲剧。(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