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印度843名甘蔗女工摘除子宫 生存与剥削的残酷交易

2025-06-09 09:07:00 来源:风华学语

在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的甘蔗田里,843名平均年龄仅30岁的女性工人为了保住工作选择摘除子宫。她们大多已生育多个孩子,但害怕月经导致停工失去日薪,因此做出这一决定。令人震惊的是,还有1523名孕妇挺着肚子每天劳作12小时,只为每年赚取约1.25万元人民币的微薄收入。

这些女性并非不了解健康风险。医学研究显示,子宫切除会导致早衰、骨质疏松和心血管疾病。然而,在日薪制下,承包商的口头承诺成了她们唯一的希望:“摘了子宫,保证你干满6个月。”印度《种植园劳工法》对女性生理假只字未提,政府监管几乎不存在。讽刺的是,全球南方其他地区的女性也在面临类似问题,如菲律宾女护工为通过海外体检而摘除子宫,墨西哥农场女工集体服用避孕药。

当网友质问“西方为何不谴责印度”时,答案隐藏在利益地图中。德国大众在印度投资10亿欧元建厂,法国达能乳制品占据30%市场份额。国际劳工组织(ILO)的档案显示,近五年针对印度农业剥削的投诉仅有17起被立案,而同期针对中国的所谓“强迫劳动”指控却高达243项。孟加拉国劳工领袖阿米娜指出:“他们只关心能卖钱的道德故事。”

甘蔗女工的遭遇是全球化剥削的一个缩影。跨国企业通过层层分包逃避责任,地方政府则用“自愿选择”粉饰暴力。印度妇女组织SEWA抗议称:“如果月经是原罪,那干脆让所有女人出生就切除子宫?”巴西的案例或许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当地甘蔗工会迫使企业提供带薪生理假,生产率反而提升12%。但改变需要代价:国际消费者是否愿意接受一杯涨价2卢比(约0.17元人民币)的“道德蔗糖”?

843个子宫成为沉默的纪念碑,谁在聆听全球供应链底层的哭泣?

(责任编辑张蕾 TT0001)

(责任编辑张蕾 TT0001)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