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晚,中美高层进行了一次长达约90分钟的通话,再次引起全球关注。这次通话的一方是中方最高层,另一方则是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从“应约”二字可以看出,这次通话是美方主动提出的请求,并且在几天前,美国方面已经放出风声为对话预热。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下,中美之间的每一次高层互动都备受瞩目。特朗普为何急于拨通这通电话?中方提出了哪些具体要求?特朗普又给出了怎样的承诺?这些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这次通话不仅反映了特朗普对中方的主动示好,也暴露了美方当前所面临的内外双重压力。
美驻华大使庞德伟此前与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会晤时,强调了中美元首会晤的重要性,并表达了美方希望恢复沟通、缓解紧张氛围的意愿。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透露,这次通话主要围绕经贸问题展开。与以往不同的是,特朗普此次表态更加谨慎和务实。
中方在通话中明确表示,双方应以平等的态度尊重彼此关切,依托已有磋商机制争取实现双赢。中方指出,既然日内瓦会谈已达成共识,双方就应该共同遵守。中方已经履行了承诺,美方也应实事求是地看待进展情况,取消对中国实施的不合理举措。这些“消极举措”包括美国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围堵以及对两国教育交流的阻碍。
特别是在半导体领域,美方近期不断加码对华限制,不仅限制中国企业获取先进芯片,还在技术输出和人才交流上设下重重障碍。美国政府还借口“国家安全”对中国留学生进行严格审查,甚至扬言要取消签证,这一举措在中美两国教育界引发强烈反响。这些做法不仅伤害了中方的正当权益,也违背了此前达成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