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特朗普闹掰的四个转折点 权力斗争的缩影。曾经并肩作战的马斯克与特朗普,如今却上演了一场全美关注的高调决裂。2024年7月,马斯克公开支持特朗普,然而不到一年时间,到2025年6月,特朗普公开表达对马斯克的“失望”。这场反目的戏剧化程度令人惊叹。电动车补贴政策、“大而美”法案、政府合同的潜在威胁以及特朗普的公开炮轰成为冲突的导火索。
2024年夏天,马斯克罕见地表达了对时任总统特朗普的支持。他在社交媒体上发声,并多次出席特朗普阵营的闭门会议,外界普遍认为这标志着马斯克“右倾”路线的公开化。特朗普宣布将放松对汽车排放的限制,并推翻拜登政府设定的电动汽车推广“强制令”,马斯克最初并未表达强烈不满,甚至被认为是政策的受益者之一。
但这一蜜月期很快被现实击碎。一项被冠以“宏大而美丽”的立法——即“大而美”法案,被特朗普政府仓促通过,其中包括削减部分电动汽车行业的税收补贴与采购合同条款,引发了马斯克的强烈反弹。马斯克声称,该法案“从未给我看过,是深夜偷偷通过的”,暗示这是一场政治背刺。
马斯克的主要商业帝国,包括特斯拉、SpaceX和Neuralink等,与美国联邦政府关系紧密,尤其在能源补贴、NASA项目、国防通信合同等方面享有巨大资源支持。特朗普在6月5日的讲话中,暗示将考虑削减马斯克旗下企业的政府补贴和合同。此言一出,投资者信心瞬间崩溃,特斯拉股价暴跌,市值在数小时内蒸发超过1500亿美元。特朗普当众表示,“对马斯克非常失望”,并点名指出,马斯克直到政府决定撤销电动汽车推广“强制令”时,才开始反对“大而美”法案。他还暗示马斯克“早已了解法案细节”,反而“此时装傻充愣”。
马斯克并未沉默。他在X(原Twitter)上迅速发文回应,称特朗普“完全误解了情况”,自己“从未看过这项法案”,并指责这是特朗普政权对科技界的一次“深夜袭击”。这一回应瞬间引发网络热议,大量网民站队分裂,有人支持马斯克勇敢“踢爆政坛黑幕”,也有人认为他对政策迟钝,才被“套牢”。更令人震惊的是,特朗普在回应中简单而直接地反驳:“马斯克疯了。”这句简单粗暴的指控,代表了两人关系已无修复可能——从政治盟友到公开侮辱,已彻底跌破底线。
这场纷争的核心法案——“大而美”计划,原本旨在整合制造业、能源补贴与科技创新资源,以实现美国本土产业自循环。但其具体内容被指“模糊不清”,尤其对电动汽车和清洁能源领域的补贴并未设定明确时间线和范围。马斯克认为,该法案将对依赖政府合同的科技企业形成不稳定预期,是一种变相打压。而特朗普则认为,该法案是“为了避免纳税人资金流入毫无成效的科技泡沫”。
两者的理念之争,其实背后隐藏着更深的政治野心:马斯克想成为未来科技治理话语的主导者,而特朗普则试图重建一个对他完全忠诚的产业链联盟。“马斯克与特朗普如何反目成仇”的问题,最终指向的并非一条法案,也非某项补贴,而是谁有资格主导美国的未来技术与经济方向。当马斯克逐渐展现出强烈的政治意图,甚至在一些场合隐晦表达对“技术政府”的倾向时,特朗普显然感觉到了威胁。于是,这场原本看似政策之争的冲突,演变成了权力控制的斗争。一方是坐拥社交平台和亿万市值的科技巨头,一方是手握行政权力与忠实基本盘的前总统。这不仅是马斯克与特朗普的破裂史,更是21世纪科技与政治权力冲突的一个缩影。(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