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气的“中国屏”:北美没优势,还得指望我们 工业体系全靠自己。近年来,中美关系日益紧张,人们不禁担忧:如果两国真的开战,中国是否有足够的实力抵御美国?
中国的经济发展举世瞩目,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制造业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工厂”。2020年,中国粗钢产量达到10.53亿吨,占全球总量的56.5%。这意味着全球一半以上的钢材由中国生产。钢铁是工业的基石,战争中不可或缺的坦克、军舰和桥梁都需要大量钢铁。因此,即便面临封锁,中国也能自给自足。
中国东北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山西则盛产煤炭,这些都是工业的重要命脉。一旦外部贸易中断,这些资源可以迅速填补缺口,避免工厂停工。2022年,中国制造业占全球产出的30%,而美国仅占16%。这表明中国的工业体系门类齐全,从日常用品到高科技产品都能自主生产。
相比之下,美国的制造业早已空心化,许多产品依赖进口。2021年,由于半导体短缺,底特律的汽车厂被迫停产,工人放假回家。美国商会2024年的报告指出,如果中美经济彻底脱钩,美国将损失数千亿美元。美国超市里随处可见“Made in China”的标签,一旦开战,美国生产线难以支撑,货架空置,民众生活将受到严重影响。
中国拥有14亿人口的大市场,内循环能力强。即使外部供应链中断,中国也能维持基本生产和生活。美国若想通过经济封锁压制中国,恐怕得好好权衡,谁先扛不住还是未知数。
在军事方面,中国也取得了显著进步。1949年建国时,海军仅有几艘老旧船只,1996年台海危机时,面对美国航母,中国只能干瞪眼。但此后,中国下定决心推进军事现代化,特别是海军发展迅速。预计到2025年,中国海军将拥有3艘航母、50艘驱逐舰、110艘护卫舰和80多艘潜艇,总计约400艘舰艇。虽然美国海军有11艘航母,但需全球部署,太平洋最多只能部署6艘。中国055型驱逐舰装备的反舰导弹射程超过5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