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乌克兰蛛网行动有何警示意义 低成本瘫痪核力量

2025-06-03 20:51:51 来源:骑环公

乌克兰近期对俄罗斯战略轰炸机基地实施的“蛛网行动”展示了现代战争中非对称作战模式的突破。乌军通过长达18个月的秘密准备,将大量小型无人机零件和炸药通过改装卡车分批渗透至俄罗斯境内。这些成本仅每架2000美元的无人机成功摧毁了包括图-95MS、图-22M3在内的多架价值超过10亿美元的战略轰炸机,削弱了俄军Kh-101巡航导弹的常规打击能力和AS-23A核巡航导弹的投射能力,直接影响俄罗斯“三位一体核威慑”中空基环节的有效性。

技术创新是蛛网行动的关键。乌军利用俄罗斯本地司机和物流网络规避边境检查,无人机接入俄方民用GPS网络实现导航,并结合AI图像识别锁定特定机型。行动人员通过预设路线迅速撤回乌克兰境内。此次袭击不仅在战术上取得胜利,还验证了“低成本瘫痪战略核力量”的可行性模型。尽管俄方否认数据,但卫星图像证实至少7架轰炸机损毁。

此次袭击暴露了俄罗斯核威慑体系的薄弱环节。俄罗斯核力量虽规模庞大,但系统性脆弱点被揭示。西方可能借此展开多维度打击。例如,俄军现役60架战略轰炸机中约70%集中在少数几个主要基地,这些基地面对低空低速无人机群存在探测盲区。此外,乌军成功袭击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的“沃罗涅日-DM”战略预警雷达,削弱了俄方对北约核打击的预警能力。能源设施如炼油厂和核电站也面临持续威胁。

未来乌克兰可能开创更多新型作战模式。网络与物理融合攻击、人工智能驱动的蜂群作战、特种作战2.0模式以及太空能力对抗等都可能成为新的手段。这些新型作战模式可能导致冲突升级的风险,对全球造成严重影响。例如,俄罗斯可能采取阶梯式报复措施,从常规打击到战术核威慑,甚至散布“脏弹威胁论”以制造合法性。此外,全球核安全格局也可能受到深远影响,预警-打击平衡被打破,增加误判风险。

俄乌战场不仅是新武器的试验场,也是构建21世纪战略稳定新框架的起点。为管控新作战模式带来的新风险,美俄应重启核安全对话,明确无人机攻击战略设施的定性标准,并将全球无人机技术管制提上议事日程。建立战略设施的“数字围栏”和电磁屏障,干扰无人机导航信号,并结合激光拦截系统实施硬杀伤,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责任编辑张蕾 TT0001)

(责任编辑张蕾 TT0001)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