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俄战略轰炸机为何露天停放 条约下的无奈之举

2025-06-03 15:09:12 来源:暮色拾荒

俄战略轰炸机为何露天停放 条约下的无奈之举!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战略空军基地频繁遭遇乌克兰无人机突袭,引发全球关注。最新卫星图像显示,俄罗斯最精锐的图-95MS、图-160战略轰炸机长期露天停放在恩格斯空军基地的停机坪上,仅用沙袋简单遮挡。这种部署方式引发热议,有网友调侃称俄罗斯这是在给卫星当活靶子。

这场看似荒诞的军事部署,实则是美俄《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结果。根据协议,俄方必须将战略轰炸机集中在指定地点露天停放,方便美军卫星和侦察机实时监控是否携带核武器。2021年条约续约时,美国甚至要求俄罗斯必须保持高度透明——机库大门必须敞开,轰炸机必须随时暴露在镜头下。军事专家指出,为遵守核查规则,俄军无法像美军那样为轰炸机建造恒温机堡。美国关岛空军基地的B-52轰炸机每个机堡造价超过5000万美元且配备先进防护系统,而俄罗斯单个机堡建设成本就占空天军年度预算的1.4%,经济压力让防护工程难以推进。

苏联时代的机场设计理念也加剧了危机。冷战时期,苏军强调核反击的快速反应,机场设计更注重跑道长度和加油效率,而非抗打击能力。如今,这种思维惯性仍在作祟——图-95轰炸机的配套机场甚至没有配备基本的防爆设施。2023年9月,俄军在恩格斯基地用汽车轮胎覆盖轰炸机,试图降低红外信号。这种土法上阵的防护手段,暴露出条约限制下的无奈。更讽刺的是,2025年乌克兰无人机竟突破4000公里防线,袭击了西伯利亚的别拉亚基地——这里本是俄军为躲避前线战火而选择的安全区。

随着2026年条约到期,俄罗斯明确拒绝续约。但重建防护体系面临巨大挑战:北极地区新机场改造工程刚启动,单个机堡造价就达2000万美元,而空天军年度预算仅够建造7座。专家警告,即便解除条约限制,俄军仍需至少10年才能扭转战略空军的防护劣势。

由无人机引发的生存危机迫使俄罗斯重新审视冷战遗产与现代战争的冲突。如何平衡战略威慑与战场生存,将成为考验俄国防体系的重大课题。乌克兰无人机的威胁,或许只是这场变革的开始。

(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

(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
×